野菜晚上就成了家里的菜。
后来,几乎隔两天的,那对七八岁的小兄弟就送点菜来。
毕竟,六月后,大多数的蔬菜都陆陆续续的成熟了,他们自家种的、山林里找的,只要是力气能获得得,都毫不吝啬的回报给愿意按照市场价格收果子的封母。
一时间,家里连青菜都不需要买了。
酸梅汁的买卖做了几日,就有人学着干了。
没办法,大家都想挣钱,这又不是什么独有的配方,最开始做的,还是药铺的大夫家属。
封母也不跟别人抢这一亩三分地的,直接换了地方,跑去儿子上工的路段开始卖。
说是卖,其实有点半卖半送的意味,那段路的监工得了几次好,天天有免费的果子和酸梅汁,就对封霆放得很松,别人一天上两次厕所都要被他骂两句,封霆一下离开半个时辰,监工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沈常念也在摊位前看了看,调整了一下摊位的规模,弄了一个粗茶摊位,大家可以买酸梅汁,也可以买野菊晒干泡的茶,晾凉了一样解渴,一文钱喝到饱都行,所以一到休息的点就排成长队。
再往后点,这个摊位就成了杂货铺一样了,大家不方便去逛街,有时候就请他们带点馒头带点肉包子,带个饼,带个碗的,封母不会写字,封甜水就被迫当了记账的,回来后,和下学的哥哥一起去置办。
封霆看了看摊位,什么也没说,找了几个兄弟,几天时间库库一顿收拾,弄出了两个屋的木头房子,杂货两面墙,喝的吃的一面墙,封母只要扇着扇子坐在旁边就行。
作为唯一有规模的临时杂货铺,封母半个月的时候盘点了一下,竟然挣了快三两银子。
不由感慨:“乖乖,难怪人人都喜欢做买卖,搁在以往,我们种地一年,全家齐上阵,都种不出三两银子,我竟坐着舒坦的收到了三两银子利润。”
七月刚冒头,封母笑盈盈的又给全家都买了一套成衣,夏天的衣裳并不贵,毕竟用料不如冬衣多还不用塞棉花,哪怕是这样,五套衣服也是花了点钱的,封母却不会那么心疼了,家里几个孩子走出去,哪个不像是殷实人家养出来的孩子,她乐呵得又吃胖了好几斤。
她的日子如此滋润,封林氏那边哪里能看得下去,路上截住对方好几次,想要点钱,要不就去告封霆不孝,都被已经强势起来的封母毫不留情怼走好几次。
钱是人的胆,有胆,也绝对相信封林氏不敢去县衙的封母,一点都不怕封林氏了,曾经的阴影,在如今的她眼里看来,挺多时候都是自己太卑微才被欺负上头。
这不,封林氏骂了几次要去告府衙,结果一次都没去。
封林氏只能一次次的看着封母出入药材铺、布行、肉摊,眼红得几乎要死掉一样。
封家姑奶奶倒是有战斗力,可恰恰是有力气,如今家里工事的任务,基本都是她去硬扛,又因为家里不配合,没钱走关系,如今还分配到末段,封家姑奶奶成天保命就算天大运气了,再没多余力气去找封母的麻烦。
旺财这下没了人宠爱着,关照着,原本胖乎乎的脸蛋逐渐黑瘦下去,别说猖狂的追着别人打了,如今一身脏兮兮的走出去,都没有玩伴想搭理他了。
沈常念路过封林氏这边的时候,听着里面的怨声载道,扯了扯嘴角。
这个落败了,还有一个没落入尘埃呢。
沈常念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大伯娘辱骂亲娘之前,大伯那垂涎的嘴脸,几次三番的动手,后来还因为拒绝,倒打一耙。
后来的事情,便是噩梦一般,他一个孩子的话根本就是蜉蝣撼树,做不了任何事。
“可是,孩子总会长大的。”
在这一点,野兽和人,是一致的。
毛毛虫肉?而孩子长大了,会想办法,弥补少年时的遗憾。
比如说,报复,比如说,赎罪。
他有罪,是个罪人。
沈常念踌躇片刻,违背了当时说好的条件,再次找到了那个吊儿郎当的男人。
他似乎不惊讶沈常念的出现,靠在墙边晒日头,懒洋洋的。
“你大伯没几天了,少年郎,别质疑我的办事能力。”
虽然不知道这少年郎是怎么找到自己头上的,但是三十两加一颗五十年的人参,足够他出手帮沈常念解决问题了。
他花了十两银子就能让人替他构陷沈常念的大伯,一个家里的男人,再没用也能称得上一句顶梁柱,顶梁柱塌了,沈常念要的沈家彻底爬不起来,不就完成了?怎么还不相信自己,又跑来了。
“我就想问一件事,沈春儿那边,你的手是不是伸不进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