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艾米当成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正在文字的海洋里学游泳,可能你会觉得她的文字不够华丽,或者觉得她误打误撞,写出的质朴文字跟《山楂树之恋》这个故事正好吻合。
但如果你知道艾米是个文学博士,而且是个离80后很近的70年代末出生的姑娘,是个情场上大胆追求、用主动出击赢得了她的梦想爱情的现代女孩,你会惊异于她能用如此贴近《山楂树之恋》的文字来讲述一个她出生之前就发生了的故事,把静秋的心理刻划得那样传神。
从静秋老三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读者,都被她栩栩如生的叙述带回他们那个年代,而没有听黄毛丫头讲述父母辈故事的感觉。
做到这一点,没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是不可能的。
不受“主义”
的影响,不受华丽文字的诱惑,不卖弄技巧,是艾米写作大气的重要标志,而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她境界上的大气:将个人名利地位置之度外。
有人说艾米“写畅销书就写畅销书,压根就没想过写成文学”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老夫相信艾米“压根就没想过写成文学”
,但她也没想过写成畅销书,所以她不象时下一些作家一样,写那些耸人听闻的东西,提高销量,或者一心想着用几个时髦的“主义”
,卖弄几个时髦的“技巧”
,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学功底,将自己写进文学史里去。
艾米写《山楂树之恋》,是贴在网上的,没有“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的字样,谁喜欢,谁拿去看。
即便出书了,她也没为了书的销量就把故事从网上撤下来。
即便《山楂树之恋》出名了,走红了,她也没跑到台前来亮相。
老夫喜欢这份洒脱,超越了物质利益和文学名气,这就是大气。
但“没想过写成文学”
不等于写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文学,写出了文学,不等于就一定不畅销。
“文学”
和“畅销”
是两个兼容的概念,不应该对立起来,文学可以畅销,文学也可以不畅销,畅销的可能是文学,畅销的也可能不是文学。
《山楂树之恋》无论畅销不畅销,都绝对是文学。
文学即人学,是关于人的学问,而《山楂树之恋》描写的正是超越时空的人性。
“主义”
可以销声,“流派”
可以匿迹,唯人性主题永存。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