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毒草”
,“文化流氓”
,“封建主义”
等既陈旧又互相矛盾的帽子。
但他提供了一个小故事,倒是很形像地为“本能派”
画了一个像:
周瑟瑟说:“我在青春年少时做过一次短暂的情爱田野调查,听过这样一则颇让人震惊的故事。
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一个男人从火车站出来,他向一个陌生女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个女人就跟在他身后,一直走到郊外一片野地里,男女在野地里脱下裤子迫不急待地疯狂做爱。
故事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做完爱,男人向一边走了,女人也向另一边走了,没有说一句话。
讲故事的人自称是这个男人的同村伙伴,他是小学老师,故事绝对的真实可信。
他反复强调的是,男人与女人从火车站出来,一言不发,女人就跟在他身后,一直到野地,开始脱裤子做爱,做完爱提上裤子走人,自始自终男女双方均无一句话语沟通,他们都不是哑巴,也没有失语症,完全凭男女双方的眼神交流就完成了一次性爱。”
这就是周瑟瑟标榜的充满人性的“性爱”
,而《山楂树之恋》里的老三则被他称为“一个奇怪的男人在标榜自己不与恋人做爱”
“所以我万分讨厌老三这个没有性的男人,他不配做男人,他不配做静秋的男人,他的死在今天看来是罪有应得”
。
另一个称得上“本能派”
的是女作家陈岚,她指责《山楂树之恋》里没有“真刀真枪”
的性,是“阉割了性的爱情”
,呼吁大家“警惕不开花的山楂树”
。
她也提供了一个很形像的小掌故来表明她所推崇的“真刀真枪”
的性是什么样的:
“古往今来,在礼教森严的古代,因为男女大防的缘故,少男少女甚少得见,于是,偶尔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托付终身,迫不及待地就做下那事,古代白话小说《醋葫芦》里写得甚好,借媒婆之口道:哪一家黄花闺房的马桶里不曾淹过死孩子!
有甚要紧!”
显而易见,在“本能派”
的字典里,所谓“人性”
其实指的是“本能”
,在他们看来,人有性冲动,就应该发泄,有没有感情基础不重要,认识不认识不重要,只要能发泄就行,如果做出了新生命,扔在马桶里淹死就是了,有甚要紧?
这是人性吗?这是对人性的亵渎。
什么是人性?顾名思义,人性就是人之作为人的性质,是人区别于其它生物的特性,其特点是对人或动物的关爱、同情或关心(markedbycompassion,sympathy,orconsiderationforhumansoranimals,参见韦氏辞典)。
人跟动物在性方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可以支配控制性欲,而动物只能受性欲支配控制。
大多数动物都有所谓发情期,动物在发情期内,受本能的驱动,可以不管时间和地点地交配。
而一旦过了发情期,即便有异性在身边出没,它也会无动于衷,视若无睹。
而人则不同,人没有发情期,人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性欲,人的性欲不光是生理的反应,也有心理的作用,是受大脑控制的。
人看到那些能刺激性欲的画面,听到那些能刺激性欲的声音,甚至通过联想,都有可能产生性欲。
同样,人也可以克制自己的性欲,不至于做出伤害他人、妨碍治安、违反法律的事来。
人之所以成为人,成为万物之灵,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超越自身的结果。
如果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是让本能牵着鼻子走的话,人就不成其为人了。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