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带有主观色彩的孤单。
一个是描述客观事实的单独一个人。
宁遥曾想过,有了王子杨时刻不离的跟随,alone几乎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
并没有想过,主观色彩的孤单,也早已经离自己远去了。
3
好像有那么一年的夏天,王子杨带着宁遥回家后,偷偷的看起了她父母的往来通信。
因为受到时代的限制,措辞显然都带有一板一眼的正经。
宁遥在没读完几封后就已经感觉乏味,又不敢对朋友露出厌烦的神色,只是心里期盼着这样的的活动可以尽早停止。
不过王子杨确实坚信宁遥就想看似的,以至于流露出类似打开宝藏给你观摩的表情。
她听不见宁遥心里的一百个不愿意。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宁遥也没有其他选择。
她只能一句句麻木的浏览着两个年轻人当时的通信记录,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有两三句相对动人的词句罕见的露出了它的尾巴。
为了压住心里的厌恶感,和对信笺内容难以接受的嬉笑心情,宁遥不得不竭力维持表面的冷静。
“现在都没什么人写信啦。”
王子杨一边里信笺,一边对宁遥说话。
“哦,是啊。
交笔友都不流行了。”
“不过如果没有信,也许就没有我了咧。”
女生将手里的信封对叠整齐,却丝毫没有想到宁遥在心里想到的是“没有你就好了啊”
。
王爸爸的笔迹有些朝右歪的派头,王妈妈的笔迹很普通,又细又软又温柔。
如果不是他们讨嫌的女儿将自家父母的情感向朋友公布的话,也许那些已经丧失了水分的过往再也没有机会被提起。
过了大约几年后,宁遥不知从哪儿看到了这样的故事,男生和自己的伙伴回家玩,后来突然兴起,带朋友去看了看自己睡在侧房的弟弟。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男生因为某些冲突而很快的分开,变得陌生和疏远,直到他们多年后再见。
一个心里想要称对方为朋友,又怕太过自作多情,一个变得更沉静寡言的,突然安慰前者说:“朋友就是可以分享最宝贵的东西,我曾经带你去看过我的弟弟吧,所以你是我的朋友。”
“我给你看过我的宝物,所以你是我的朋友。”
这样的主题。
“王子杨的宝贝是不是她父母的那些书信?可那些书信确实不是很好看。
不知怎么想起来的故事。
2
我们总是习惯去伤害离自己最近的人们。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