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吧,跟我过世的阿婆长得一模一样!”
第一次听人这样说,是距离现在大约二十五年前,我在击球练习场挑战时速九十公里的直球的时候。
也因为周围嘈杂喧闹,起初我还误会他是不是在说我“你的打法像老婆婆”
。
确实,我的击球自成一派,很难说姿势特别精练,属于半数以上要打空的。
可当时我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女大学生。
我感到有些恼火,脱下头盔,回头去看站在护笼外的球友。
“嗯,果然很像!”
也不考虑人家的感受,这个人就漾开爽朗的笑容直盯盯地看着我。
没想到这位球友还挺英俊:身材魁梧,眉清目秀,充满了清纯感。
因此我冷不防吃了一惊,火气立刻不知跑哪儿去了,反而莫名其妙地慌了神。
“你好像来得挺勤的吧。
老是进这个7号护笼。
我早注意到你了。”
青年是一副下班后很放松的感觉,领带松着,衬衫的袖管卷上去了。
可能已经打完了吧,额头冒着汗。
也许确实很少有女孩子单独来击球练习场,所以我很惹眼?当时,我在隔壁的旱冰场打零工,老板送了击球练习场的次数卡。
我是出于不想浪费这张卡这个单纯的理由去挥动球棒的。
至于选择7号护笼,只不过是为了跟当时“粉”
的棒球选手的后背号码保持一致而已。
话说回来,事情一按这种套路发展,我的心头当然涌起疑问:难道这就是被称为“搭讪”
的玩意儿?这样一想,内心越发难以平静了,没法好好地答话,只知道一个劲儿地摩挲头盔上的伤痕。
“喏!
这种微微低头的侧脸的感觉……”
青年的语气始终直率得很。
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办好,总之保持着低垂脸的角度好一会儿没动。
本来,从这里开始大概应该展开一段罗曼蒂克的恋爱故事吧?可现实并不是这样简单。
我们每回在击球练习场碰见,总是到服务台前面那张破破烂烂的沙发上坐下,一边喝着从自动售货机上买的罐装咖啡,一边聊天。
但是聊的基本上全是有关青年过世阿婆的话题,完全不见有朝罗曼蒂克方向发展的迹象。
“当然,在我开始懂事的时候,阿婆岁数就相当大了。”
青年以这句理所当然的话开头,“不过,我不是说你跟照片上年轻时候的阿婆很像。
你是跟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八十一岁过世的那个阿婆,长得一模一样。”
“哦……”
是值得欢喜,还是该感到悲哀?我完全没了方向,只知道发出毫无意义的声音。
“一眼看到你,我马上就发现了。
仿佛看见阿婆从你里面浮现出来似的,或者说是你跟有关阿婆的记忆自然而然重叠在一起了似的——这样说可以吧?就好比一条毯子,由于光线的不同,图案看起来会随之发生变化,道理是一样的。
跟年龄什么的没关系。”
不过,说话的时候,青年显得特别幸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