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系,赵姬当然知道,她知晓,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在秦国的朝堂之上影响力巨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虽然愿意芈婵嫁入王宫,但却不愿意让芈婵成为秦王后,楚系的力量不能够再加强了。
“与其说是楚系的力量太强,不如说是祖母太过厉害。”
嬴政道。
“这话怎么说?”
华阳太后起了兴趣道。
“对于楚系,孤有段时间也很好奇,孤当时想到,为什么在秦国的朝堂上会有着楚系这样的分化,又是谁最先提出的关于楚系的论断。”
嬴政道。
“大王为何会想到这些?”
华阳太后好奇道。
“因为在秦国出现楚系十分另类,如果是当时楚系的那些人提出这样的叫法,绝对是蠢,在秦国的朝堂上冠以‘楚’字,这是觉得自己树敌不够多吗?”
嬴政反问道。
关于如今在秦国的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楚系力量,嬴政一直都觉得十分怪异。
在秦国的朝堂上何以出现‘楚系’的称呼,这简直是要与整个秦国为敌,怪异而不符合常理,所以,楚系绝对不是当年那些被称之为楚系的人提出来的。
“大王,此言不错。”
华阳太后笑道,有嬴政的这些话,她已经知道,嬴政对于自己这些人并没有太多的偏见,这对于芈婵来说,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里的华阳太后看向芈婵,只见这个侄孙女此时一脸的茫然之色,不由摇了摇头,这个傻丫头。
第38章王权支撑
“孤最近这些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翻阅着历代先王时期的上书,在翻阅到当年应侯范睢呈给昭襄王先祖的一卷书简中,孤才第一次看到楚系的字眼,随后,在各类上书简中,楚系这两个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多,孤才知道,原来‘楚系’两字是出自应侯范睢之手。”
嬴政道。
当年秦昭襄王少年继承王兄秦武王的王位,但因为年龄尚有,摄政大权归于他的母亲,当时的宣太后,宣太后的两个弟弟更是在此期间,在秦国担任要职,最后更是高居相国之位,穰侯之尊,势力之盛,遍及秦国的各个领域,文臣武将,多有依附。
即使是武安军白起,虽有旷世之能,但若没有当年的穰侯魏冉的提拔,可能也要多辗转数年,才能走上高位。
只是,随着秦昭襄王步入盛年,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没有哪一位王者允许大全旁落,就在此时,魏国的一介亡人范睢出现了。
上书秦昭襄王,言四贵之害,定下楚系的论断。
而宣太后也在那时,顺水推舟,归权于儿子秦昭襄王,随即有了秦昭襄王罢黜穰侯魏冉,认命范睢为相国的事情。
自从那个时候,楚系已经烟消云散,在秦国的朝堂之上,楚系两个字出现的频率也就变得极抵了。
直到当年华阳夫人,现在的华阳太后的出现,楚系的称呼再次活跃起来。
“是啊,正是出自当年的范睢之手,在秦国,即使是我,也是尽力淡化自己身上楚国的印记,又怎么会以楚系自称呢?”
华阳太后说到这里,不由苦笑起来。
但也多出了一丝释然,因为从嬴政的话中华阳太后已经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芈婵这时才后知后觉地看向嬴政,现在她才意识到,嬴政与华阳太后是在谈论楚系,实则却是在谈论自己。
嬴政对楚系的看法,关乎到她在秦国未来的地位。
好在,嬴政的答案虽然谈不上最好,但对于芈婵来说,已经足够了。
赵姬愕然地看着你来我往地祖孙两人,发现自己竟然完全插不上话,此时,大殿内地众人,只有她还是一副迷茫的神色,即使是韩姬,也仅仅只是在愕然中带着几丝了然。
这是要定了。
最终,众人心思各异的离开了兴乐宫,直到此时,赵姬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所以,芈婵这件事情是没有什么意外了?”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