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走天涯,拔刀斩不平,既要杀人何必再说太多,无论拦路者有多少,我自拔刀杀之,事后无人知我,名不传,身不显,有又何妨?
我辈匹夫行事要的就是快意,要的就是念头通达,要的就是意气灌长虹。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到这里情绪急速收拢,写到侠士饮酒,脱剑横在膝前,饭桌之上推杯换盏,大口啖肉。
后一句出现了两名历史人物——朱亥、侯嬴。
朱亥,战国时魏国人,隐居于市井之中,有勇力,早年在大梁当屠夫。
魏安厘王十九年,因侯嬴的推荐,成了信陵君的上宾。
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侯嬴,战国时期魏国人,自幼家贫,年老时当上大梁监门小吏。
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
秦急攻赵,围赵都邯郸,赵请救于魏。
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
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因自感对魏君不忠,自刭而死。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愧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最后几句一气呵成,没有半分凝滞,便是详细写了两位壮士的功绩,侠客风骨尽数显露。
萧无锋压根没有修改半个字。
虽然这首《侠客行》里涉及很多的人名,地名,来自华夏古代的历史与典故。
但是,即便不知诗词中的名字,也完全不妨碍其中的豪侠气概。
轰隆!
轰隆!
轰隆!
文气充盈湖底,光明大放十方。
如一柄剑般插入巨坑的玉碑开始摇晃,湖水受不住震动,向着四面八方涌动暗流。
文气披挂而下,仿佛化作了羽衣,裹挟着身躯,萧无锋通体像是镀上一层月华,丝毫不受汹涌水浪影响。
他漂浮在结界上方,维持以剑刻字的最后一个瞬间。
霎那间,空间、时间好似被彻底静止了下来。
“汝之诗词气魄壮阔,豪迈不羁,恰似侠骨留香。”
“观诗可见人之志向……”
“大善!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