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唐玄宗是在见到武氏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忽然传诏武氏进入大明宫的。
据说,武氏在被诏宣的几天后,即被赐封为婕妤。
婕妤在后宫位列三品,略低于昭荣和才人,但已有资格侍奉君侧。
武氏受封婕妤,立惊朝野,不是因为一个地位极低的宫女被破格擢升,也不是因为事发突然,程序从简,而是因为,这个女孩,是武则天亲手养大的血亲!
此前数十年,武则天专政于朝,把李姓皇帝褒贬于股掌之间,最终废唐自立,取而代之。
事虽已过,境却未迁,历史噩梦,不堪回首,满朝文武,余悸尚存。
所以对武家人重返后宫显位,朝堂上下,大内之中,一时微词四起,舆论哗然!
对武氏获封最感不安的,当然还是王皇后。
本来,王皇后贵为后宫之首,既为皇帝结发之妻,又为玄宗政变立下功勋,地位无人能撼。
皇帝纵有三宫六院,也会正偏有序,不致本末倒置。
皇上纳一小妾,原不足虑,但武氏才艺过人,貌美如仙,分宠必是难免,皇后不能淡定,亦属自然。
何况王皇后最大的隐忧,在于膝下荒凉,伴君有年,始终未诞一子一女,甚为难堪。
她的兄长为她密召当时著名方士进宫做法,又献上“霹雳木”
一柄,曰神木,嘱其于木上铭刻皇帝名讳,每日焚香三拜,承诺求子必验。
王皇后前后三次密召方士入宫聆教,但一直不敢供奉那块神木,皆因本朝明令禁巫,一切厌胜之道皆以妖术蛊惑论之,可罪可杀。
皇后身为国家之尊,母仪天下,怎能犯纲乱纪!
所以,王皇后慎之又慎,再三犹豫,未敢贸然。
后来,就发生了武氏受封这件事。
这件事,皇帝事前没有一句知会,事后没有一句解释,圣诏下得非常突然。
皇帝以前也封过嫔妃才人的,但这次似乎非同一般。
王皇后后来也断不清她缘何恐惧,缘何不安。
仅仅因为武氏美丽倾国吗?似不尽然;或因武氏乃天后之孙吗?更不尽然。
女人的直觉往往非常灵验,哪怕说不清任何所以然。
关于武则天的血亲能否侍奉当今天子的争论,王皇后没有参与,也不便参与。
但她可以通过她的沉默,她沉默时的脸色,来表达她的不满,让她的外戚,她的党羽,知道她的忧虑与愤懑。
万教授认为,在开元之初,对待武氏的态度几乎成了当时的一条政治界线,反对者皇帝皆恶之,连皇后也不能幸免。
多年以后王皇后被废为庶人,随后死去,也许起因就是她这时的脸色,这时的“沉默无言”
。
夫妻之间,脸色是瞒不住的,皇帝不可能看不出来。
赵红雨的脉搏邵宽城一向是摸得出来的,但这次,他有点失望。
他原以为赵红雨是要强的,有荣誉感的,所以她肯定会接下这个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并把这个任务做为一个民警退役前最后的荣誉。
但这次邵宽城判断失准,他没想到赵红雨离队十余日,人已千里远,交出警徽之后,脉搏都乱掉了。
邵宽城相当失望,相当无奈。
好在总队长在与赵红雨谈话之前,还和李进商议了其它方案。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想勉强赵红雨,已经做了两手准备。
领导们都不勉强,他又何必呢。
晚上吃饭时他几乎没跟赵红雨说话,不是生气,只是想弱弱地表达一下他的不满。
赵红雨不怕邵宽城吵,就怕邵宽城闷。
邵宽城不吭声时,两人之间的气氛特别不爽。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