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开局方式错误的人类文明》

第22(第2页)
🎁美女直播

因此,放到星舰上就是,中国的武器也许不是威力最大的,也可能不是最先进,最精确的,但是他们的战舰一定是射程最远的,在有炮灰在前面挡着的情况下,投送密度也是最丧心病狂的,一般双方的配合就是“伊丽莎白”

号战舰在前面顶着,它装备了环形护盾(参考一个环绕舰体的多个圆环上自由环绕运动的装甲盾),正巧可以很好的抵御这些暂定名为“冬眠者”

的武器攻击。

对方的离子束在击穿这层装甲盾后,就会因为离子体膨胀和受阻而变成一团灼热的粒子风,经过大约10来米的空间稀释后,打到伊丽莎白的船体上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一阵暖风,连当空调都嫌功率太低,而装甲盾本身不管是修还是换都是比换船板容易,而且负重还不算太高。

就是有一点——这是盾牌(Shield)而不是装甲(Armor),盾牌总有挡漏了或者被击穿来不及换的时候,尤其是在面对密集打击的时候——所以,伊丽莎白就成为人类方第一个大破的存在。

就好像举着塔盾站在前面的重步兵总是会被0插得就像只刺猬一样,而遇到骑兵冲击也往往是第一个被撞成重伤的,然而,这也是无奈之举,伊丽莎白是以牛牛习惯而且喜欢的重甲骑士风格配置的,简单说就是和大型战舰一对一,哪怕一对二单挑都可以不落下风(商业自吹)。

但是,对于一大票乌泱泱的高速小船过来洗甲板就力有不逮了——他们自产的激光拦截系统似乎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大概是因为采购了本子货的缘故?

相反,中国的长安号重型舰队航母虽然揍皮糙肉厚的大型和特大型重防护战舰有点感觉输出不足的样子,但是锤起这些中小型的杂鱼来说,简直是愉快得不行。

成千上百的无人机犹如一团旋转的风暴环绕母舰飞行,它们就是航母的护盾,武器,装甲和一切,母舰本身反而没有什么武器系统和防护系统,基本上就是一个巨型的指挥中心和充电站,即便偶尔会有一些漏网之鱼逼近航母,它们要么立刻被无人机的激光器干掉,要么就是一头撞在这团风暴上,和某个倒霉的盾卫无人机一起变成垃圾。

(参考安德游戏结局时的战术,舰载机环绕母舰,顶着虫群的电浆弹幕强行突破)

小型无人机就像是护卫蜂巢的兵蜂,绕着母舰飞快移动游走,它们装备的轻型激光器和核火箭是专门用于截击敌方小型单位,包括导弹,电磁实弹,突击单位,无人机还有某些石乐志的登陆舱,就和漂浮在母舰周围的那两座重型浮游炮和侧舷的一列近距离拦截无人机一样,是航母自卫和直接打击目标的武器。

(外形如同球形,进入拦截状态后,会截击飞行物的航线,然后展开,变成一个六边形的巨型锥状装甲伞,然后和目标同归于尽,之后航母内的组装生产线马上就会在装一台出来)

而另外一些则如同是工蜂,这些中大型舰载机装备了虚空移位器,虽然目前的性能可能还不如直接丢导弹来得方便,但是这些可以前出一段距离然后释放攻击导弹后再麻利的跑路的东西可以拉长敌方和自己母舰的接战距离,从而保护自己的母舰,当然,代价是火力投送的周期会很长(因为需要一段时间跑到位,然后还需要一点时间跑回去装弹。

),而为了保持火力密度和精确性的话,武器的威力也不是很高。

但这种东西用来引怪和保护自己不介入最混乱激烈的战场是再好不过了,所以,永远缩在最远角落的中国舰队就成为了双方战损比最好看的一个,就是补给线感觉压力山大,这些无人机可不是隔壁那种零售价才32块钱的东西。

仅仅是几天的战斗下去,就烧掉了仅仅十多亿的军费,不过看看隔壁自己打的炮,流着泪也要打完的牛牛,伊丽莎白如果回去运气好不用重伤退役的话,光修理费大概就不止10亿刀,还有条爱德华二世,加上弹药,机动护盾的消耗,牛牛这把子是血亏了。

随着人类的战舰逐一赶到战场,双方的交战烈度也在不断上升,最后,第一个光荣中奖的出现了:法鸡唯一的旗舰“戴高乐”

号。

在对于法洛斯-3号卫星上的工业设施的争夺战当中,被一条暂时定名为“胡蜂”

的中型冬眠者战舰击中,数万度的离子流瞬间击穿了它的防护层,本来这种事情并不会造成太严重的伤害,但是,法鸡的豪华内装和防护层后舰上厨房储存的大量高度烈酒加上过于灵敏第一时间封闭了破口完成密闭工作的损控系统一起,把这条战舰变成了一节封闭的火葬场。

管道被切断,用于灭火的超低温氮气和二氧化碳全泄露到了太空当中,幸存的厨子慌不择路的打开密闭门逃跑又忘记关门,火势在封闭船舱内飞快蔓延,然后就是一声巨响,冲击波裹挟着烈焰瞬间冲开了单薄的防火门。

而星舰本身坚固的骨架和外部防护船板也随之鼓起,就像是充满了气体一样,但是,终究没被撑爆——虽然可能撑爆反而损失更小,因为用于燃烧的空气会在高压下喷射进太空,随后,火焰基本上就会在无氧环境下渐渐熄灭——最起码这条船还能拖回去修一修凑合着用。

当维生区的氧气棉石纤维随着冲击波一起飞散的时候,这条船就彻底陷入难以扑灭的火海,舰长下令弃船逃生的命令葬送了最后一丝挽救的机会,之后这条船在太空当中闷烧了数个小时,直到最后一丝助燃物烧光为止,外壳整个散发出暗红色的光晕,过了几天之后,搜索队才敢进入这具外表上看上去没有多大破损的残骸中收集数据和可抢救的部分。

“内部聚合物骨架都烧断了......”

融化的聚合物龙骨就像是恶心的鼻涕一样堆积在漆黑的舱室之间,虽然早已冷却凝固但是,感觉上依然是黏糊糊的感觉,“现在是靠着加了金属防辐射隔板的舱室壁和基本上被高温烧结的缓冲层材料在维持着大致上的结构。”

就像是一条浸了盐水然后烧掉的线头,看上去似乎依然完整不断,但是内里实际上早就烧光了,至少外面坚硬的盐壳还维持着大致上的样子,“如果采用金属龙骨和支撑结构,还有减少内部的易燃聚合物的使用的话,应该不至于这么惨。”

“但是,那样的话,吨位会很可怕,而且对于动能防御效果非常糟糕。”

“而轻质又坚固的金属,一样是易燃物品”

比如说某些硬铝合金,“就算是坚固又高密度的金属里面,易燃的也不少”

比如贫铀。

“其实,讨论易燃不易燃并没有什么意义,对于这种数万度的高温离子流来说,一旦被打中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会烧起来,实际上更加注意的是氧气石棉的处理,还有应急封闭系统的问题,比如加上温控?一旦内部高温检测到明火燃烧,就解除封闭,让真空和低温进行灭火。”

“但,也得处理氧气石棉的问题,法国人这样直接拿这玩意儿就像是给天花板加吊顶一样铺,绝对是作死!”

虽然这样呈现墨绿色带有纤细黑色纹路的氧气棉石当吊顶铺可以节省维生系统的压力,也能保持船舱各处的氧气供应独立,不会出现舱室破损,管道切断,气密门一封锁就某些舱室断氧的情况,最关键的是看上去就像是上等天鹅绒一样有股子豪华的范儿。

但是,一旦出现这种起火情况......就算是在真空当中,这些氧气棉石都是易燃易爆物品。

事故鉴定结果就是:法鸡,你以后还是让外国人来设计战舰,然后让女人来指挥吧,这样应该就不会出问题了,反正也是你们的老传统了。

(法国人的战舰和海军发展理念.......怎么说呢......差不多总是同时代当中最放飞自我的)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