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再劳驾多跟您打听一句,要联系这个业务,找谁合适?"
这服务员就不说了,不知道是不想管这个闲事还是怎么着,道:“让你们公社负责的一层层跟上级单位联系,这都是有流程的,要是都像你这样谁都能提着东西来问,我们不乱套了!"
周嘉妮就明白了,也没在这儿浪费工夫,道了句谢,往别的地方逛着溜达,琢磨法子。
期间不少顾客拧身盯着她手里的篮子,不少人误以为周嘉妮是从这里买的,也没来问她,直奔卖编织筐的那里。
去了就点名要元宝筐,还有比划着说要花边的。
柜员不耐烦:"没有,就摆的这些。
"
顾客不死心:“同志,是不是卖完了?啥时候来货?”
柜员重音强调:“不是卖完了,是没有,那不是我们的货
!”
顾客仍旧不死心:“可我看人家提着在这里头走……”
柜员渐渐暴躁:“她就是在这里头跑那也不是我们的货,说不是就不是!”
顾客逐渐小声:“那篮子挺好看的,让你们领导也进点啊。”
先前那柜员解释了一遍又一遍,险些没被烦死。
周嘉妮楼上楼下逛了一圈也没找到办公室门在那儿,她开始盯着顾客少的柜台思量,见卖暖瓶的那里人不多,溜达着走过去。
“同志,麻烦给我拿几个暖瓶胆我挑挑。”
周嘉妮作势要把网兜往他们柜台上搁。
“诶诶诶,柜台上不能搁东西,压坏了你赔不起。”
柜员面无表情的给她拿了个三暖瓶胆,冷漠地制止着,倒是盯着网兜里的篮子看了几眼,语气还是直愣愣地,问道,“你这筐子是从这里头买的?"
他们这儿上新货了么?
周嘉妮压根也没打算真搁柜台上,对方提醒,她就顺势把网兜放到了地上,反而引得那柜员探着身子又瞅了两眼。
"不是!"周嘉妮这回卖起了关子,也不说从哪儿买的,专心挑货,把暖瓶胆的口对准耳朵,听里头喻喻喻的声音,据说声音越响保温效果越好。
来来回回听了好几遍,周嘉妮才指指中间那个:“同志,我要这个吧,再帮我拿个竹编的暖壶皮。”
开始掏钱掏票。
柜员转身拿了个暖壶皮,帮她组装起来,又探身看了眼,弯腰给她开单子,嘴里又问一遍,但说话比刚才温和多了:“小同志,这篮子是从哪儿买的?怪好看的。”
周嘉妮表情也冷冷淡淡,还一脸苦闷相,未语先叹气,道:“我在滨县那边插队下乡,回来探亲,我们队长非让我拿上队里编的篮子,说看看能不能把东西推进咱百货大楼。
哎,愁死我了,我这个人不会说不会道,见了领导就怵头,这不在家鼓了两天勇气才过来,进来就开始发健,不瞒你说,我现在站这儿腿都哆嗦。
"
那柜员把开好的单子和钱票夹在头顶的夹子上,用力一甩,夹子顺着铁丝滑向收银台,她好笑地道:“你怕啥啊,领导又不吃人。
"又道,“篮子拿过来我看看。”
周嘉妮把网兜递给她,似乎真的苦闷,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压力非常大的样子。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