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儿子是个上班族。
“儿子儿媳劝她说,你年纪大了,不要开店了,搬到有电梯的公寓去住吧。
可老太太根本听不进去,认为他们想把自己扫地出门,好吞掉房产。”
结果就动了刀子。
据说那天大清早,街坊邻居们就听见老太太跟儿媳妇大吵大闹。
儿子上班去了,不在家。
“那块地能卖多少钱?”
邦子停下手里的菜刀,想了想:“一坪五百万,不,还要多一点,大概六百来万吧。”
“这么多?那么一间小房子?”
“不是房子,是土地。
当然,这是不正常的。
在暴涨行情出现前,顶多一百来万吧。”
邦子说,儿子儿媳想趁行情出手的心情,也并非不能理解。
“如果现在这样的疯狂景气持续下去,光是固定资产税就够他们受的。
要是老太太突然去世,还得缴一大笔遗产税。”
“不过……”
邦子一边将萝卜丝倒进锅,一边皱起眉头说,“对于开香烟店的老太太来说,这可不是个划不划算的问题。
那间店铺是她跟死去的老伴苦心经营出来的,再怎么不起眼,也有重大意义。
唉,晚饭前还是别多讲了。”
说完这句话后,邦子压低了声音,“据说那儿媳妇的脖子只连着一层皮,脑袋晃来晃去的。”
原来怨恨那么深吗——对那个只为金钱,企图将香烟店、自己的家,连同所有的历史从自己手中夺走的儿媳妇的怨恨。
“为什么地价会涨这么快?”
听到凉子的嘟嚷声,邦子直摇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妈妈也算干这一行的,可也确实不明白。
就像所有人都在做一场梦似的。”
“所以,妈妈觉得这样的景气不会持久,是吗?”
“什么都会到头的嘛。”
“这说法可有点外行了,像是在抒发文学性的感叹,不像一个房产评估师作出的判断。”
“对不起。”
邦子笑了笑,又一本正经地说,“只要政府加强金融管制,眼下的景气就会马上终结。
问题在于管制政策何时出台。”
“到时候,这样的景气就会像肥皂泡一样,‘啪’的一下破灭的吧?”
凉子说着,“啪”
地拍了一下手。
“是啊。
这样的景气只是泡沫,不具备实质,这在业界已经是公认的了。
也有人说马上会回落的。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