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应是老夫参与的最后一场局。
唉。
事后,又市先生似乎又参与了某件规模庞大的差事,从此自老夫眼前消失。
由此推论,那应是北林那桩大事件事发四年后的事了。
没错,剑之进先生日前所作的推测大抵都说中了,真不愧是位明察秋毫的慧眼巡查。
但那番推论是否悉数言中,可就另当别论了。
其中仍有些许误判。
遗漏的,是与胤房卿相恋的姑娘的出身。
事实上,胤房卿的对象并非什么地方乡士之女。
是的,那是一场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恋。
不过,其实也可说是一场谋略。
唉,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到更妥当的言辞形容。
乍看之下,我国如今已是个统一国家,但骨子里并非如此。
一如前回老夫曾提及的山民,仍有不少不受朝廷或幕府管束的居民,于国境之内生息。
他们为数虽少,亦不乏崇拜与朝廷祭祀的神明有别的神祇者。
例如诹访一带祭祀的古神,至今仍不乏人信仰。
只消细心追查便可发现,此类古神仍为数众多。
是的。
倘若一地祭祀的神明与他处有别,就某种意义而言,便算得上是另一国家。
但随着融合、摩擦与吸收,骨干可能随之掏空,或以各种形式妥协变化,然而其中可能仍有部分坚持拒绝妥协。
在此类拒绝妥协者中,有曾与朝廷结下深仇大恨者。
而我国祭祀神明之大宗,乃天子是也。
故此,朝敌这一字眼听似指涉幕府军,但亦泛指自古便与朝廷有旧仇旧恨者。
这类朝敌,或有部分依然存在。
不,不,老夫所指并非如此晚近。
例如出云之神,不是曾有让国天孙之传说?此一传说,可上溯神话时代。
没错,这已是远古时代的故事,但的确不乏坚持此类神明争斗,誓不退让者。
曾有某一部族,试图向天子寻仇。
此事之发端,即肇因于此。
什么?是否如此严重?
噢,严重或许称不上。
不过人之行止,于任何时代均是大同小异,神明亦是如此。
总之,请姑且相信真有此部族存在。
当年,正值行将改朝换代之时。
噢,距维新萌芽虽仍有三十年,但的确称得上是巨变前夕。
各地动乱频仍,硝烟四起。
幕府政权之基础业已开始动摇,想必已不难看出。
先生对此有所质疑?不过,当年的确如此。
与次郎先生年岁尚轻,或许无从体会。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