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清洁队员确认过了,那一天的垃圾量很少,附近的垃圾箱里也绝对没有汽水瓶。
由于园内的视野辽阔,清洁队员也很努力打扫,随便一只空瓶子都会很醒目的。
我以为可能是吉水女士喝完后,将空瓶退还给当初买汽水的小贩了;但向小贩确认后,小贩表示置放空瓶的箱子就摆在店外面,所以分不清楚哪个是谁退还的。
关于和吉水女士交谈过的母子,目前并不知道她们的身分,只能说是刚好路过的人吧。
根据目击的职员表示,是一位丰腴的中年女性和两岁大的小女孩。
但没有看到脸。
因为服装轻便,所以应该不是观光客吧。
以上是否算是回答台端询问事项?
气温变化大,敬请保重身体。
5
然后,连“祭典”
也被遗忘了。
——中大垣事件过后三十一年
这个世界上,只能说是充满了奇妙的因缘际会。
过去我也和世间的许多人一样轻蔑这种说法,从没有认真想过。
然而到了这个岁数,却遇到了无法用其他说法替代的事实。
对于这项最近才知道的事实,我也终于不得不用这句古老的话语来形容。
日前在本报的一角刊登了一小篇的报导。
住在东京的主妇,去探望单身赴任的丈夫,在归途中绕到K公园,因为中热衰竭而死亡。
读到这篇报导时,我并没有特别留意。
可是几天后,刚好和旧识见面,才意外得知这名女性就是写《被遗忘的祭典》的作者,不免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的旧识正是负责指挥过去称为“中大垣事件”
之重大案件调查行动的原警官。
年轻时曾做过记者的我,有半年以上的时间真可说是不分昼夜地和他周旋。
这件前所未见的大量杀人事件,当时被形容是“加贺的帝银事件”
,结果是以凶嫌的自杀落幕。
但当时有一部分人认为“应是冤罪”
的呼声却未曾稍断。
如今,真相已陷入黑暗中,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现在,事件本身也逐渐从市民的记忆中消逝。
然而这几个礼拜,事件的舞台——青泽邸因为保存运动再度成为话题,中大垣事件也重新受到瞩目。
我之所以和那位旧识促膝长谈,也是因为这个保存活动唤起的回忆。
《被遗忘的祭典》
还记得这本书标题的,如今还有多少人呢?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