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怪事年年有 今年特别多-《庶本荣华》

第一回 怪事年年有 今年特别多(第2页)
🎁美女直播

富贵人家,法度森严,只有正室嫡出才能走正门,而妾室庶出可都是从偏门进出的。

这可如何是好?

府里六小姐到正门口的消息,一时铺天盖地传开,大家都以为六小姐从小在外长大,不懂大宅门的规矩,才要从正门进。

却偏偏经管事提醒后,她依旧纹丝不动的站在正门口,后面一个眉毛稀疏的妇人也站立不动,年长的管事认出是以前服侍柳姨娘的丫鬟巧娘。

细看那六小姐长得肖似当年柳姨娘,她一张雪白瓜子脸,柳叶般的双眉,清亮如水的大眼睛晶莹剔透,还透着一层水雾,挺直的鼻梁,薄薄的双唇,嘴角未笑却抿出小小的菱角。

府里小姐众多,各个貌美如花,六小姐这相貌也是拔尖的。

只不过那身青白妆花缎褂子透着股乡土味,看得出是天青色洗白,袖口前襟还大大小小的缝着补丁,月白色的襦裙也泛着黄,这一身打扮,便是府里未入等的小丫鬟,也没见穿得这般寒酸。

外院管事好言相劝,她却也不回一句,只是怔怔地站着。

她瘦削的身子迎着风雪,笔直地站立在广亮大门前,未上台阶,任由雪打在脸上,冻得抖索。

良久,她才抬头仰望,记忆中的广亮大门还是这么壮观,那门梁上八座金蟾纹角替,又翻了新色,四枚雕以“吉祥富贵”

的菱形门簪,又添了两枚。

这样的广亮大门,似乎昭示着傅府的富贵,更甚往昔。

可是,在记忆最深处,她和巧娘就跪在这个地方,哭着求父亲、求母亲,求他们救她。

他们却说,你是个野种,不配站在傅府的台阶上,别玷污了傅府门楣……

他们还说,得了天花,不如趁早死去,往左笔直走有条涧溪塘,你娘也是沉了那塘……

然而,如今她却很想说:“我活着回来了……”

明朝景泰三年,这一年的春日甚是邪异,大雪下了一月还未消停,闹得四处雪灾,百姓流离失所。

尤以滁州为重,只见满城街巷,银装素裹,好不萧条。

然而城中清流街东的涧溪巷却不尽然,那巷中高墙深院,青石铺地,端的是城内数一数二的显赫人家,滁州知府傅府这座祖宅便在其中。

果见两扇黑漆广亮大门内是一座四进宅院,宅院内亭台楼阁、画栋雕梁,举不胜举,仆役丫鬟穿梭其中,俱是轻手轻脚。

不过,今日来来往往的仆役却比平日格外多,原因无他,只因六小姐要回府了!

说来也是一桩怪事,这位一出生就被赶出府的庶出六小姐,其母柳如眉又出身青楼,十几年来府里都无人提及她,生死也未可知。

老爷和太太却突然说要接回府,甚至还把西厢院大暖阁腾出来,让她入住。

这样大的恩典,府里的庶出小姐可绝没人享受过。

下人们议论纷纷,都想看看柳姨娘生的女儿什么样?理应是今早能到,却迟迟不见人影。

到了正午时分,外院还没传消息来,雪花却又密又急,如撕棉扯絮般,纷纷扬扬,下得正紧。

下人们不敢轻怠,冻缩着身子服侍在远香堂内外。

远香堂是傅府当家主母霍氏居所,此时她在暗厢房里念经,她手缠念珠,嘴里不停地念着:“求祖宗保佑,保佑她能顺顺利利回来……”

暗厢房为佛堂清静地,霍氏不许太多人进来,只有陈丰家的在里面候着。

她看霍氏嘴里念了不下千遍,不由得劝慰道:“太太切莫太担心,瞧着今日雪大,只怕是路上耽搁了。”

话音落,霍氏手中的念珠“哗”

的一声,断线落地,一粒粒破碎的念珠声砸在耳里,分外刺耳。

霍氏跪在蒲团上,突然睁开双目,抓着陈丰家的手道:“我总觉得心里不安踏,六丫头回府,我真怕会是一场劫数……”

陈丰家的好是惊讶:“太太怎么会这么想?”

霍氏看着佛龛上供奉着的白玉观音,双手合十,虔诚一拜,才慢慢扶着陈丰家的手从蒲团上起身,坐在紫檀雕花靠背椅上,好半日喃喃自语般道:“六丫头五岁那年回过府一次,那日也是冬日大雪,如今日一般。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