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民非常热心,表示没工作的话,就帮你介绍吧。
介绍给我的工作,是烤糯米丸子店的店员。
难以分辨究竟是简单或困难。
那能算是一份工作吗?好像也不是当烤糯米丸子的学徒。
那家店的老奶奶和店员负责烤糯米丸子,似乎人手充足。
三十年来,照顾店面的是老奶奶的老伴儿,但老爷爷糖尿病恶化,没办法继续坐镇店面,才打算找人代替。
仔细想想,小时候去买烤糯米丸子,坐在柜台另一头的与其说是伯伯,不如说是老爷爷。
如果是同一人,现下应该更加苍老,难怪无法继续照顾店面。
话说回来。
嗯,这样算是打工吧,感觉有点微妙。
努力照顾好店,接下来的出路呢?
要是老爷爷病情好转,就不需要我了吗?如果老爷爷没好转,难道我得一辈子在那里打工,直到变成老太婆?老板与我非亲非故,不可能指望他把店面送给我继承,恐怕也没有选中我成为孙媳妇的好事。
何况,他们的孙子早结婚了,在小田原的鱼板店工作。
我不禁犹豫。
当然会犹豫吧。
要是答应下来,我想认真做,又不晓得做到哪种程度算是认真。
只得拜托父母给我一些时间考虑——不,至少让我优哉一个星期,所以我才会像这样游手好闲。
以前考上都内的私立高中,由于是全住宿制,我搬出家里。
接着,我上的是地方大学,毕业后找到东京企业的工作,在东京都内租公寓。
没想到公司一下就倒闭,害我不得不靠打工维持生计。
这是我暌违十年重回老家的生活。
出生以后住了十几年的家,包括街景等一切,连居民都没怎么变,要说怀念,确实挺怀念,有种强烈的熟悉感。
可是,我就是没办法觉得“回家真好”
“想永远住下”
或“果然还是老家好”
。
我蛮讨厌家里的。
不是跟家人处不好。
不管是父母、兄嫂、侄子侄女或祖母,我和家人之间没有任何对立或冲突。
水岛家的人一向不会想太多,嫂嫂完美融入这样的家风。
三代都是乐天优哉到有点讨人厌的和睦家族,我也不例外。
与当地居民的关系算是良好,毕竟烤糯米丸子店都上门来挖角,街坊邻居不太可能讨厌我们家。
但我仍然不喜欢这个家。
这种情况下,“家”
指的不是家人或家族。
名副其实,就是“家屋”
的意思。
这个家非常奇怪。
小时候我无理取闹吵着要搬家,长大以后,满脑子只想离开这个家。
决定要住校那一天,我雀跃不已,忍不住手舞足蹈。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