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小威耸动了一张胖脸,他可是每天吃八瓶奶长大的孩子①,块头足,力气大,脑子又好,身边永远围绕着一群小孩,“啥,你?凭什么带着你玩呢?”
小威回头看看大伙,孩子们一阵哄笑。
刘紫建快哭了,他憋着小红脸,挤弄着小眼睛,也不敢抱怨,他是不可能打过小威的,更别说还有身后一帮孩子。
“哎,威,威哥,我特崇拜你,你,就,就收下我吧?”
他用成年人要饭都拿不出的劲头继续哀求。
“这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得跟大伙商量商量。”
甭问,小威同学是冒了坏水,他假惺惺地组织一帮孩子,在墙角里嘀嘀咕咕,不过主意还是他拿。
好半天,他大摇大摆地走出来,提了一个条件,“行了,紫建,大伙同意你入伙,不过有前提啊。
你得给大伙唱首歌!”
唱歌?
表面上这条件没什么,其实小威这个主意损透了。
刘紫建小时候有点结巴,而且他也五音不全,最主要的是,他家里条件差,买不起录音机,因此没听过几首歌。
这怎么唱?
“没事,就唱国歌吧!
国歌你总会吧!”
小威是铁了心要让他出洋相。
我实在不愿意形容下去,总之,他唱了。
小威又说:“哎,紫建,唱一次可不行啊!
以后每天,你跟我们玩都得唱一个。”
换成那时候的我,早就急了,不管打得过打不过,我都得冲上去玩命,而且八成被按在地上揍的是小威。
我是个自信的孩子,可刘紫建凭什么呢?他要加入到群体中,他就得付出代价!
于是,小威同学也不嫌烦,每天教他唱歌。
也没啥新鲜的,那个年代流行什么谭咏麟啊,小虎队啊,还有迟志强的《狱中曲》什么的。
听结巴唱歌有什么乐趣?我是搞不懂,反正这帮孩子不厌其烦地一直听了两个月。
为了满足大家的乐趣,刘紫建只能变着花样地唱,然后看着一帮孩子笑得扶着墙站不起来,或者直接在地上打滚。
他换来了什么?充其量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群体活动时间,还往往没有这么久。
他的母亲身体不好,常常半倚靠着院门,远远的,用她那低低的嗓音呼唤着:“紫建,回家吃饭。”
“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这是时下的流行语,放在那个年代,放在刘紫建身上,总觉得惨兮兮的。
其他的孩子,玩在兴头上,什么都听不见,可是紫建却能,他于是和大家告别,怏怏不快地回了家。
那个年代的孩子能玩什么?没什么可玩的,那个年代的大众活动,基本就是弹球啊、拍洋画什么的;当然,有一群孩子追跑打闹也挺带劲的。
那是个首都蓬勃建设的年代,假如不太远的地方建了个工地,那就太有乐趣了。
小威常带着大家去冒险。
冒险也是分等级的,工地野大野大的,藏个猫猫,和点稀泥,爬爬管子,这都是刺激的游戏!
时不常的,工地的工人就来轰,大家跑得快,故意落下刘紫建让人抓。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