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个跳动的亮点出现在独眼的身上,“别动,老三,你就站那里,别再往后了。”
那亮点的出现让鲁承祖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
这现象让一弃也很高兴,他瞄了几下亮点的折射方向说道:“三哥,你现在再往右前侧墙壁移过去,看看那里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鲁一弃的语气总像是命令,独眼似乎也很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独眼开始向右前侧的廊壁移动过去,他的立身位置是一个廊壁半园突出的狭窄部分,右前方正好是顺着廊壁的最突出点,斜向过去到廊道的宽处。
他的手直探过去,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独眼的手伸入了墙壁,身体也随着没入,无声无息,真象是个鬼影似的。
找到了,鲁承祖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虽然这里的“雁归廊”
比他几十年前遇到的更为精妙,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了中柱上的标记就可以找到缺儿,活路就在缺儿的附近。
太湖石和当年的“七峰柱”
一样,是用来绕你的视觉和思维的,但记号不一定都是做在柱位的主点上,所以这活路就和折点有些偏差。
一想到记号,鲁承祖不禁想到瞎子,他回头向池中望去,黯然之气不由堵住胸口。
“有路,走吗?”
独眼从廊壁中探出头来问。
“走,在这里的偏路就是活路,难的是找不到。”
鲁承祖答道。
鲁一弃把波斯荧光石收入粗布包,扶着大伯向那墙壁走去。
到了近前他才发现,独眼是由突出廊壁的倒面上走进去的,那位置正好过突出点,那面比其他突出半圆的弧度要直,贴壁行走刚好从突出点直接跨步到凹入的宽底,给这里闪出个小角,碰不到这一小段倒角上的廊壁。
一弃看这墙壁有点疑惑,还是大伯拖着他踏入墙内,那原来是一条路,一条路面做得很象廊壁的通道,进入这通道,他首先发现了两面高大的方形铜镜,与池中景物和回廊呈菱形折线布置,从这里看,那廊道确实是转向了,而这通道才是衔接的正道。
太神奇了,原来他们一直奔走的是一条镜面折射的回头路,而正路倒遮掩在倒面之上。
这种布置就算在白天不仔细寻找也很难发现,更何况是黑夜之中。
而且再加上那类似“颠扑道”
的布置,真可谓巧夺天工,那类似“颠扑道”
的坎面儿不破,是不会给你机会发现和走入这通道的。
可在赞叹的同时,鲁一弃仔细观察了一下铜镜的角度,忽然冒出个疑问,刚才自己用波斯荧光石移动出来的光点是折射不到这两面铜镜的,那十步外的亮点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折射过去的?
但现在已经不是研究这个的时候,大伯在催促快走。
冬夜黑得早,他们头更未到就动手,现在已经夜到二更半了,他们还没到家。
也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坎,他们赶回家还有事情要办。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