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若华用过晚饭后,便和村正聊起天来,询问着这周围村落的情况。
“咱这个村我看着并不小,是叫什么名?”
陆若华笑着问道。
“我们村大半数的人都姓柳,所以叫做柳家庄。”
村正说道这,脸上还有些怀念的神色:“您说我们村不小,这可是说的对极了,我们村便是在整个县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村,人口旺盛。
只是这两边,庄子里收成不好,很多青壮劳力都外出谋出路了,村子里就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孺。”
说完后,村正叹了一口气,任谁看着自己的村庄一点一点变得落魄,心里都不好受。
“村子里收成不好,是旱涝的缘故吗?”
陆若华想了想南方的情况问道:“我是北方人,在来南方之前就曾听人提起,南方的耕作技术要比北方先进,特别是吴州和湖州。
都说这‘吴湖熟,天下足’,怎么这两年吴州的收成不好吗?”
“您说的这话却是一点不假,照理来说,吴州的粮食收成确实好,以前每年都是丰收的。”
村正听到陆若华的话,一点一点地道:“可是您说的那是以前的吴州和现在吴州城承礼门以外的地方,我们这早就不行了。”
“是因为河道淤积造成的吗?”
陆若华皱眉问道。
“不错,就是因为河道淤积,每次降得雨水都排不出去,这排不出去,就只能溢在我们百姓的田地里,这样让庄稼怎么活吗?”
村正讲到这,满是伤心和无奈。
若不是这样,他们这个地方怎么会过得如此贫苦。
要知道以前他们村可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富村,那是人人羡慕得紧呢。
“那为什么不清理河道?”
陆若华皱眉问道:“每年朝廷都会给吴州拨下大笔的清理河道的银子,我记得这两年也没有落下啊。”
“这老夫就不知道了。
姑娘,我就只是个村正。”
虽然诧异一个姑娘家都知道朝廷的事,但村正还是解惑道:“这事我之前和旁边几个村的村正里正也去县里问过青天老爷,但是县老爷说朝廷没有下拨这银子,没钱清理河道。
我们实在是无法,就只能这样受着了。”
朝廷播下河道银两,而没有发放用到河道治理上,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被贪污了。
是谁贪的,结果也显而易见,刚上任三年就被御史参倒的原吴州知府肯定是那个带头羊。
“都这个样子了,那就没人去上面告状吗?”
陆若华问道。
“就算是收成不好,但还算是能吃上饭,没有饿死人,所以大家也都不想惹事。”
村正摇了摇头道。
陆若华明白这些百姓是怎么想的,只要还能活着,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也是很多朝廷官员希望看到的。
“那我明天能到你们耕作的农田上看看你们的劳作吗?”
陆若华笑着道。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