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记得没错,那也是他的母校。
第一次见面,就听过他大吹大擂过。
这样的话,车上到底为什么还有密歇根大学的贴纸?
天才,原因只有一个。
不过还是要给他拍拍手。
伦敦的艺术学校?反应还真快。
我甚至不会怪他。
已经骑了这么远,去安娜港只要再骑四十里就好。
就在这个晴朗的九月下午,我来到像是校园的地方,附近都是学生,大家都背着背包。
到处都是黄蓝相间的T恤,还有年轻的笑脸。
走上政府街,看到很多栋房子,最大的一栋前面还有八根巨大的廊柱,旁边就是那个博物馆。
我终于停车,下车找地图,看起来艺术学院在北校区,完全是另一个地方。
我又上了车往那里去,路上经过很大的医院。
医院看起来有点眼熟,一定是九岁的时候来过,去看那些所谓的专家,想让我开口说话。
路上老是有蓝色的公交车来回跑,我想这应该是学生在两个校区之间来回的交通工具。
我继续走,来到艺术学院。
整栋楼是金属和玻璃,到了傍晚,里面已经有灯光透出来。
我又把车子停下,走进艺术学院。
里面的学生……看起来好像跟总区的不太一样,比较悠闲,也比较会打扮。
该死的,她们看起来就是比总区的学生好看,也更时髦。
这些人毕业以后赚不到钱,但是起码过得比较快乐。
我觉得自己应该在这里的。
要是生活没有这样天翻地覆,再让我过一年正常的高中生活,我现在就会在这里。
没料到这里居然这么大,所以不确定接下来要怎么办。
在纸上写名字,到处问人?
不,先不要。
我决定先出去骑车,继续找。
上了山坡,找到一栋很大的宿舍。
北校区好像只有这一栋是宿舍,艺术学院附近也只有这一栋。
我猜她应该就住这里。
宿舍柜台后面有两个女人,两个都像学生,这个地方好像只有二十来岁的人。
我走过去比了写字的手势,她们先对看一眼,接着总算拿出纸笔。
我写下“艾米莉亚·马许”
,还在后面加了问号。
一个女人拿过去看了一眼,“好吧……嗯……”
接着看看旁边的人,“我应该不能这样……不过你何不直接上楼,自己在她门口留纸条好了。
谁知道,说不定她在房间里呢!”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