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故事里,我会经常提到埃德温·埃普斯这个人。
他身高起码有六英尺,体形肥胖,肤色和发色都很浅,蓝眼珠、高颧骨、罗马鼻。
第一眼见到他的人,都能看出他是个好奇心特别重的人。
他的言谈举止都非常粗俗,显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偏偏喜欢说些故弄玄虚的话,显得自己好像特别有深度;在这方面,喜欢“话中有话”
的彼得·坦纳也只能甘拜下风。
我刚开始帮他干活的那几年,他酗酒成性,有时候甚至会一连两个星期始终醉醺醺的。
后来他渐渐喝得少了,我离开他的时候,他已经几乎滴酒不沾了。
贝夫河畔的人后来提起他时,不会再说他是个酒鬼,反而称赞他是个有节制的“楷模”
了。
每次“多喝了两杯”
之后,埃普斯老爷就特别聒噪闹腾,最大的乐趣是跟他的“黑鬼”
一起跳舞,或是满院子追着奴隶打——并不是为了惩罚奴隶,而是纯粹为了听到奴隶们被他的鞭子抽到后发出的厉声尖叫,每次听到都会乐不可支。
但在清醒的时候,他少言寡语,特别机警狡诈;虽然不会像喝醉了酒时一样肆意地鞭打我们,但若是他觉得你在偷懒,独到的鞭子功夫绝对会一击命中你身上最柔软的地方,让你痛不欲生。
他年轻时曾做过马车夫和工头,后来从他妻子的叔叔约瑟夫·B·罗伯茨那里租了赫夫鲍尔河畔的这处种植园。
这里距离霍姆斯维尔大约两英里半,距离马克斯维尔大约十八英里,距离切尼维尔大约十二英里。
这片种植园主要种植棉花。
鉴于大部分读者可能并不了解棉花的种植过程,我先简要地介绍一下。
在播种棉花之前,首先需要犁地翻土,当地称为“开沟”
。
犁地一般都用公牛或者骡子,埃普斯老爷的种植园里基本上只用骡子。
女人和男人不分工种,什么活都一起干,从播种锄草到带队,而且无论是地里的活儿还是牲口圈的活儿全都干,就像是北方的耕童干的活儿一样。
我们首先翻出田埂,两条水沟之间的田埂宽度为六英尺左右。
骡子走在田埂上,也就是土堆的正中央,后面拉着犁,田埂就被犁拉出一道道沟;一个女奴跟在后面,脖子上挂着装种子的袋子,一边走一边往沟里撒种子;再后面跟着一头拉着耙的骡子,把犁沟耙平,种子就被埋进了土里。
所以,给一排棉花播种需要两头骡子、三个奴隶、一根犁和一根耙。
棉花播种通常在三四月份,玉米则是在二月。
只要温度不太低而且不是一直下雨,棉花通常在播种后的一周左右就会发芽了。
发芽之后大概八到十天就要开始锄草,这是第一次锄草。
锄草时,骡子会拉着犁尽可能贴近棉花苗犁过去,棉花苗的两边向外翻出沟;奴隶拿着锄头跟在后面,把杂草和长得不好的幼苗锄掉,在棉花苗的两边留下两英尺半宽的垄台。
当地人把这个步骤叫做“翻棉”
。
再过两周,就开始第二次锄草。
这一次是把犁沟向内翻;锄过之后,每垄上只留下一株最粗壮的棉花苗。
再过两周,开始第三次锄草。
这次跟第二次一样,也是把犁沟向着棉花苗翻进去,然后把苗株间的所有杂草全部锄干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