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女记者的内心世界-《别和她说话》

第二十四章 女记者的内心世界(第3页)
🎁美女直播

我若有所思。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在晚年写就的自传体著作《忏悔录》中,他将自己一生所做的不道德、甚至丑恶的行为,无论大小,全都详加记述,展示在公众面前。

这种不顾社会形象、完全正视本我的行为,迄今都十分罕见。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这确实是一种自我伤害。

但我并不明白叶秋薇举这个例子的目的。

她看出了我的疑惑:“陈曦平日里的沉着冷静,都只是社会身份赋予她的自我性格。

想要抓住她的致命弱点,就必须了解她真正的内心。

她情感压抑,同时又被责任感牢牢束缚,一定会通过伤害自己来宣泄本我——对她而言,精神自我伤害的最合理方式,就是在书中展示真正的自己。”

“但归根结底,这些都只是你的感受和推测。”

“所以,我先看了《隐痛》的前言。”

她说,“陈曦在前言里说,写这本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公开一些重大新闻的调查过程,当时定下的书名,就是《一线新闻调查》。

应约完稿后,编辑们一致认为,最好能通过一个鲜明的主题将每段故事串联起来。

陈曦考虑了将近一周,有一天,她无意中翻出了自己儿时就医时的照片,由此才想到了用‘遗传病’这个主题。

她患有某种遗传病,这种病虽然不会轻易导致生命危险,却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不适。

这种不适,如同隐隐约约的痛,困扰着她的整个成长过程,直至成年才逐渐改善。

正是因为这种毕生难忘的感受,她最终决定将书名取为《隐痛》,并在前面加入了自己成长经历的部分。”

“你对《隐痛》确实研究很深。”

我说,“可是,这部分前言说明了什么呢?”

“还不够明显么?”

她微微叹息,对我略显失望,“人们做任何事,产生任何想法,都有着长时间的潜意识基础,绝不会是临时发生的。

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有深层的心理原因。

陈曦说自己无意中翻出了儿时就医的照片,你以为真的就是无意么?”

我有点明白了:“你是说,陈曦在潜意识里,早就有过在书中添加成长经历的想法——关于这一点,她自己甚至都没有察觉。

翻出儿时的就医照片,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下发生的,并非偶然。”

叶秋薇点点头:“张老师,心理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性本能——”

我一边思索一边回答,“也就是本我的展现与宣泄。

你是说,陈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潜意识心理——”

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正是因为释放本我的需要……”

“很好。”

她看着我,像个老师看着大幅进步的学生,“为什么释放本我的需要,会促使她产生想要记录成长经历的潜意识呢?”

“因为——因为真正的她,更多地存在于她的成长过程中。”

说到这儿,我心中突然出现了一股没来由的恐惧,“写成长回忆,就是她展示和释放本我的方式!”

说完这些,我总算明白,叶秋薇为什么要提到卢梭的《忏悔录》了。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