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说有这么个店面要转让的事,景子也暗地里踩点去那个店面转过两三次。
她对那家店面十分满意。
“已经回绝了,还有什么好问的。”
“真是太可惜了。
你干吗不要那个店面?”
不想要那个店面的真正理由,下坂对谁都不能说。
要说理由,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房东住在赤间。
要将店面重新装修成陶器店的格局,必须取得房东的同意。
听中介讲,那个房东似乎比较顽固,因此去一次估计还不行,得去好多次。
再说,房东有可能要涨价。
这么多事,去两三次肯定解决不了。
倒霉的是,房东偏偏住在赤间,离“那个地方”
太近了。
话虽如此,下坂一夫的日子也不全是在愁苦中度过。
十月上旬,他去书店看了看刚到的文学杂志。
福冈是个大城市,读书人也多,不像唐津那种小地方,这里的书店多,每种文学杂志都有二十来本。
下坂一夫首先拿起《文艺界》,翻到最后几页。
因为他心中暗暗怀着一个小小的期待。
七磅铅字的“同人杂志评论”
栏目共有三段,黑体字的《海峡文学》一下就跳进了他的眼帘。
同人杂志的小说中,有时会出现一两处特别出色的场景描写,就像一个个闪光点,吸引着我们这些评论者的眼球。
如同阳光照耀下的河面,只有被照到的地方才会发出令人目眩的光彩。
这是整部作品中令人瞩目的亮点,有时,这部分的水平甚至远远超过其他作品。
一般来说,作者特别感兴趣的部分、特别希望倾诉表达的部分、一气呵成的部分,即所谓特别想“展示”
的部分,都会写得比较好。
于是作品中的其他部分,也会因该部分格外突出,而与之产生巨大的落差,甚至水平有时还不及亮点部分的一半。
作为一个极为典型的实例,本月,我们选出《海峡文学》(秋季号*唐津市)中,下坂一夫所著的《野草》的部分内容。
就其内容而言,该作品极为普通,甚至可以说尚未达到一般的水准。
然而,其中有六页左右的文字却十分出色。
在此,请允许我们省略其内容梗概,直接引用该部分的文字……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