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的地势明显要比西楼高,因为这边山坡的地势本身就高,加上地基又抬高了三级台阶。
从正侧面看,两栋楼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一样是坐北向南的朝向,一样是东西开间的布局,一样是二层半高,红色的尖顶,白色的墙面,灰砖的箍边和腰线;唯一的区别是这边没有车库。
从正中面看,东楼似乎比西楼要小一格,主要是窄,但也不是那么的明显。
似是而非的,不好肯定。
直到进了屋,你才发现是明显小了。
首先,楼下的客堂远没有西楼那边宽敞,楼梯也是小里小气的,深深地躲藏在里头北墙的角落里,直通通的一架,很平常,像一般人家的。
楼上更是简单,简单得真如寻常人家的民居,上了楼,正面、右边都是墙:正面是西墙,右边是北墙。
唯有左边,伸着一条比较宽敞的廊道。
不用说,廊道的右边也是墙(西墙)。
就是说,从外侧面看,西面的四间房间(窗户)其实是假的,只是一条走廊而已。
几间房间,大是比较大,档次却不高,结构呆板,功能简单。
总的说,东西两楼虽然外观近似,但内里的情况却有天壤之别。
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庄主在建造两栋楼时遇到了什么不测,致使庄上财政情况急剧恶化,无力两全其美,只能顾此失彼,将东楼大而化小,删繁就简,草而率之。
事实并非如此。
据很多当初参与裘庄建造和管理的人员说,东楼是在西楼快造好时才临时开工的,起因是一个路过的风水先生的一句闲话。
先生来自北方,途经杭州,来西湖观光,散漫地走着走着,不经意走进了正在建设中的裘庄。
当时西楼已经封顶,正在搞内外装修,足以看得出应有的龙凤之象。
先生像是被某种神秘的气象所吸引,绕着屋细致地踏看了三圈,临走前丢下一句话:“是龙也是凤,是福也是祸;祸水潺潺,自东而来。”
裘庄主闻讯,兴师动众,满杭州地找这位留下玄机的风水先生。
总以为在树林里找一片树叶子是找不到的,居然就找到了。
有点心有灵犀的意味。
老庄主把先生当贵宾热情款待,在楼外楼饭店摆了筵讨教。
先生于是又去现场踏看了一次,最后伫立在现在东楼的地基上不走了,活生生地坐了一个通宵,听风闻声,摸黑观霞。
罢了,建议老庄主在此处再筑一楼,以阻挡东边来的祸患。
既是挡的,自然要高,所以现在的东楼非但地势高,而且还筑了高地基。
是高高在上的感觉。
既是挡的,立深也是不能浅薄的,所以从侧面看,东西两楼大同小异。
再说,既是挡的,开间大小是无所谓的,内里简单化,寻常一些,也是无关紧要的。
所以,才如是这般。
王田香带肥原长和司令上了楼。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