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筝受狄康鄙视的同时,萧错也在受池文青的鄙视,毕竟萧错所作出的结论,是常规鉴定,也就是常说的:眼学。
这种鉴定,主要是凭借丰富的鉴定经验和足够的历史知识,靠目测断定文物年代的办法。
萧错是个掌眼,靠眼力鉴别,靠知识点分析推理,已经十分准确。
但他还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科技检测。
走这条路,不是因为萧错没把握,而是为了取证。
当琀蝉和瓷片的土锈污垢检验结果出来时,池文青却拿着单子,说:“这……绝对不可能。”
萧错接过单子,非常淡定地说:“绝对可能,而且是铁证如山。
琀蝉和瓷片,带着同样的土锈污垢,而琀蝉这种发红的沁色,就是长期受紫红色砂砾泥所侵蚀导致。
红丹河河水泛红,就是因为水下堆积着紫红色砂砾泥。
而琀蝉和瓷片都是出土器,显然不是藏在红丹河水里。
而红丹河附近,只有葬狗坡能藏宝。”
话题进行到关键时刻,池文青却一副不屑的表情看着萧错,说:“你这个结论,早在三十年前,你爸就总结出来了。
葬狗坡,确实是这样的一座红坡,通体由紫红色砂砾泥和岩石构成……”
萧错听到此处,立即反问:“真是紫红色砂砾泥和岩石构成?”
“是的。
三十年前,最初锁定葬狗坡为疑点的人,就是你爸。
我们分别在葬狗坡的东坡、西坡和南坡,进行勘探。
第一钻孔出来的结果,深度约为十米,打出了夯土层。
第二钻的结果,更让我们非常兴奋,我们居然打到了石层。”
“石层?葬狗坡下有地宫?”
结果是出人意料的,池文青在萧错的追问下,居然是这么说的:“我们虽然打到石层,但石层下面还是紫红色砂砾泥。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探测,葬狗坡上所开探孔均未勘探到底。
没有发现地宫的痕迹,也没有发现有陪葬品。”
“后来呢?”
“我们最终发现,葬狗坡仅仅是一个断裂带后遗症。
嘎纳山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使嘎纳山脆弱部分张裂、断陷,形成裂谷带。
嘎纳山裂谷的轮廓,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整座山劈为两半,裂谷两侧,断壁悬崖,山峦起伏,犹如高耸的两垛墙。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