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引起怀疑,另一批负责接应的吐蕃人一直等到迎佛骨的前一天才混进长安城。
因为他们早就预料到,那天会有许多胡僧赶着入城,便乘乱偷盗了通关文牒,冒充于阗僧人的身份混进来。”
“有道理,有道理。”
郭鏦连连感慨,“真是多亏了炼师,还有李弥……终使他们功亏一篑。”
裴玄静却在想,李景度和吐蕃奸细算是罪有应得了。
可是李素呢,他又有什么罪?
李素惨烈地自绝于清思殿前,竟无人再提及。
为什么?难道佛骨案告破,司天台监的生死就引不起任何兴趣了?裴玄静的心中凉意丛生。
还有,李素临死前所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纯勾,他为什么会知道长吉和纯勾的关系?
千头万绪一时无法厘清,裴玄静抬起头来,惊讶地发现京兆尹还没有离开。
案子不是已经破了吗?
郭鏦迟疑着问:“裴炼师,你想不想去看一看三清殿?”
“三清殿?”
“不是大明宫的三清殿,是太极宫里的三清殿。”
郭鏦知道裴玄静误会了,忙解释道,“太极宫里也有一座三清殿,三清殿中亦有一座祭天台,关押论莽替的地牢就建在那座祭天台的下面。”
原来如此!
裴玄静的心中微微一动。
长安城中三大内,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她都已经在其中探寻过秘密了。
现在,连西内太极宫的秘密也在等待自己了吗?
裴玄静抬起头,对郭鏦淡淡一笑:“郭大人,我可以去吗?”
“当然可以!”
马车向西穿过右银台门,便一路向南而行了。
走了一段,郭鏦开口道:“因大唐尊道,当年高祖皇帝迁入太极宫时,三清殿就建好了,专为供奉太清、上清和玉清三神。
后来太宗皇帝在修建大明宫时,同样也建了一座三清殿。
自高宗皇帝起,三清供奉转到大明宫中,太极宫中的三清殿便弃之不用了。
只是,在这座三清殿的祭天台下面,建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地窟。”
裴玄静问:“和金仙观下面的一样吗?”
“比金仙观下的地窟更大更坚固。”
郭鏦道,“正因为有这两座地窟的存在,使得在两座道观之间修筑地道会比较容易。”
“地道究竟是何人所建?为何而建?”
“金仙观下地窟直通太极宫三清殿中祭天台的地道,是在大历年间挖掘而成的。”
“大历年间?那就是代宗皇帝的时候了?”
“正是。”
郭鏦干巴巴地讲述起来,“裴炼师肯定知道,金仙观是当年睿宗皇帝为金仙公主修道所建的。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