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9年生的。
”
“嗯,比我小两岁。
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我家在庆安那边。
”
“怎么跑到这里了?”
“被人带过来的,后来那人出车祸死了,就剩下我自己了。
”
“来了多久了?”
“五六年了。
”
“你为什么不找份正经的工作?”
“我是黑户,没有身份证,根本没人要,只能靠拾破烂赚点钱。
”拾荒者嘴角挂着葱花,有问必答。
“黑户……”卓米眉头紧锁,面露为难之色。
虽然卓米只在刑警队待了一年多,但由于工作的原因,也算是认识些三教九流的人,正儿八经的工作他是没有本事帮忙,但找个地方让拾荒者出出劳力,赚点糊口的饭钱倒是不难。
可对方是黑户,这就有些不好办了。
湾水市近年来对各行各业的流动人口管理相当严格,几乎是月月清查,如果拾荒者连个身份证都没有,基本没有哪个场所敢用他。
既然帮不上忙,卓米也只能抱着“缘分已尽”的态度,待把碗中的汤喝完准备起身离开之时,猛然想起店老板王叔经常跟他抱怨:很多食客素质太差,经常乱扔饮料瓶,搞得桥头垃圾遍地。
店老板一天几千元的收入,自然是不会把一毛钱一个的饮料瓶放在眼里的,卓米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拾荒者每天定时来捡饮料瓶。
这样既能减轻店老板的负担,也能顺便让拾荒者有口饭吃。
店老板的脾气他很清楚,而且他的店半年前曾被盗窃过,还是自己出手帮他追回的损失,所以卓米不用事先征得意见都能猜到结果,这个面子店老板一定会给。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既然自己遇到了,袖手旁观也不是我的作风。
”于是,打定主意的卓米对旁边的拾荒者说:“这家牛肉汤店的老板我熟悉,回头我告诉他一声,客人喝剩下的饮料瓶,我都让他给你留着,你每天记得过来收一次。
”
拾荒者瞪大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又确认了一遍:“哥,你说的是真的?”
“对,我也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
“够了,够了,帮这么多就够了。
谢谢,谢谢。
”拾荒者放下碗再次作揖。
“我进去说一声,你接着吃吧。
”卓米拿起空碗朝店里走去,再次走出来时,他冲拾荒者做了一个“OK”的手势。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