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拯民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现任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刘柏涛。
刘柏涛在秘书的陪同下来到市公安局认尸,一掀开尸身上的罩布,见到尸身的衣物,已经浑身颤抖,老泪纵横,当场晕厥过去。
后经确认,无头男尸确系刘拯民。
公安局局长马占槽获悉消息后,发出书面紧急指示:此案牵涉到我市的重要领导干部家庭,全局干警应将其上升为政治任务,是全局当前的头等大事,要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一切人力物力,从速破案。
沈恕扫了一眼马占槽的指示,哂笑着将其团成一团,扔进废纸篓。
在案情研讨会上,沈恕介绍说:“死者刘拯民,二十七岁,松江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生前任市经贸委办公室副主任。
身高一米八二,外表较出众,讲究穿着。
未婚,有一个女友,名叫华胜男,在东方证券公司任发展部部长,系省农业厅厅长华北的独生女儿。
据了解,两人感情甚笃,已经谈婚论嫁。
刘拯民生前对下级骄横,善于走上层路线,人际关系一般,但未发现有仇家。
死者除被割去头颅外,身上没有致命伤痕。
发现尸身的现场没有血迹和搏斗迹象,可以肯定是第二现场。
当前应集中警力寻找死者的头颅,并从死者的社会关系入手,深入摸排。
此外,要抛弃一具尸身而不被人发现,凶手很可能有可靠的交通工具,虽然抛尸现场周围未发现车辙痕迹,仍要对近两日内曾出现在现场附近的机动车进行查访,寻找潜在的目击者。”
案情分析会尚未结束,政工干事马晓晴进来向沈恕汇报,有几名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获知南湖公园发现尸体的消息,想对沈恕进行采访。
沈恕摆摆手说:“案子还没有一点眉目,没什么可以透露的。”
顿了顿又改口说:“还是见一见他们,不要让他们回去后乱写乱说。”
来采访的三名记者分别是市电视台《法制时空》栏目组的记者唐旭、《松江晚报》的公安记者叶群、《楚原晚报》的记者黄丽琳。
三人都是公安局的常客,为了获取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和许多警察都打得火热,也时常用些小恩小惠来贿赂警察朋友。
沈恕和三人也见过面,有点印象。
简单寒暄后,沈恕说:“目前案情没有进展,我掌握的资料和你们差不多。
死者的身份已经确定,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更不想加重死者家人的痛苦,我暂时不会向你们透露关于他的详细资料。
当然你们每家媒体都有些内部关系,拿到这些资料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还是希望你们报道时手下留情,尊重基本事实,报纸的卖点固然重要,也要照顾到死者家人的情绪。”
唐旭是电视台的资深记者,年纪较大,和公安局的各级警员也都混得很熟,就嬉皮笑脸地接话说:“我们也没办法,都是混碗饭吃,挖不到料就没有钱赚,多么现实的问题。
今天来的只有我们三家媒体,都是久经考验的老同志,绝不会乱写乱说。
沈支队是案子的主办人,好歹透露一些线索,我们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叶群也附和说:“这种割头抛尸的案子是最吸引眼球的,就算是报纸不写,民间传说也会有许多版本,倒不如官方出个消息,比较有权威性。”
黄丽琳也在一边点头称是。
沈恕笑笑说:“我理解你们的苦处,我有个办法,既不过于血腥,又能让你们交差。
我们分析南湖公园是抛尸现场,你们知道南湖公园是免费开放,进出的路人和车辆很多,凶手抛尸时也许被人注意到,也许有人目击过凶手的交通工具,你们能不能回去在报道时,动员曾在近两天内到过南湖公园或曾在附近停留过的读者,提供一些可疑的人和车辆的信息。
这样既能和读者互动,拉近媒体和读者的距离,又能帮助到我们破案。”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