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还常戴一个蓝色头盔。
因为他很少出门,并不与任何人接触,谁也不知他叫什么,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后来于老汉遇到房主马玉兰,他说这个人是外地的,姓王,是来东山做买卖的,原籍是黑龙江。
但这个人只有夏季在家,冬季便不在这里住了,也不交供热费。
今年五月份之后,他又回来了,一直在这里住。
可近些日子一直没有见到这个人。
“大叔,这个人经常穿什么衣服?”
张剑锋问。
“夏季常穿带蓝条纹的白衬衣,还穿过古铜色夹克衫,下穿蓝色裤子,别的没有注意。”
“他经常背个黑色皮包吗?”
“是的,去年夏天就是这样。”
“你见过他带回什么东西吗?”
“没有,从来没有。”
“都有什么人找过他?”
“这个倒是没见过。”
从这个人的体貌特征上看,张剑锋和陆雨林认定,这个租房者便是侯敬安。
随后,张剑锋和陆雨林、白所长、张军走访了这个楼口的几户住户,他们多是没有见过这个租房人。
张军通过电话,找到了房主马玉兰。
她说原来他们全家都住在这里,后来在城里买了新楼,这里的老楼一直没有卖出去,只好在大街上的电线杆、广告牌上贴招租广告。
去年夏天一个中年男子打电话找她租房子。
此人叫王涛,三十九岁,家住黑龙江省宝清县,来东山是做建材生意的。
白所长当即打电话回派出所,经查验,王涛的身份证是伪造的。
请示董宝山后,他们决定对王涛的住处进行搜查。
白所长找来开锁人员打开王涛的房门,发现这是一个六十平方米的居室,室内有些生活用具,南边有一张床,客厅中有沙发和一台老式彩电,但这些都是马玉兰家的。
经搜查,在室内没有发现任何文物或出土古物,但在床头和床上的被子中发现三本有关古董收藏和投资的书,还有东山等地的地图。
其中,有一本《古玩鉴赏》有点儿破损。
在室内还发现几盒哈德门香烟。
在床下找到些衣服和鞋,在一个衣服兜中发现东山至新原的火车票,还有新原至东山的公共汽车票。
还有一张存有七万元的存折,是在新原开的户,户名写的是侯敬安。
由此更能认定,这个租房者,便是新原的侯敬安。
陆雨林在茶几的后面找到一个笔记本,本上第一页写的几行顺口溜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见上面写着:“东山三年,刻苦赚钱,挖掘宝物,积累百万,有楼有车,要做大款,不达目的,命断黄泉。”
笔记本上还记录《收藏》节目所讲的一些文物和古董的特征以及价格,还有某个古物在某个拍卖会上的最高价格等。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