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觉得,连同我们来时经历的通道中的弯道,和这三条通道连接在一起,有着某个特殊的含义么?”
“这是一个巨大的‘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万字符’,主要是佛教在使用。”
萨迦德已经反应过来,说道。
“真是奇怪,这个年代离佛教建立,还有两千多年,怎么可能有万字符出现,还修建成地宫的基本面貌。”
柳衡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
“‘卍’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佛教等宗教所沿用,却并不意味着有万字符的地方,就一定是和佛教有关。”
“不错,其实,巴蜀图语在形成早起,也有这个万字符,所表达的含义,你们绝对无法想象是什么。”
沈万年插口道。
“什么?”
柳衡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不由得抢先问道。
“我想沈教授是说,在部落时代,这个符号最初是被当成太阳的象征,这四条弯曲的旋臂,其实就是光线的象征。
甚至还有一种更极端的说法,说是这个符号,代表了我们所处的星空位置,也就是银河系的四条旋臂!”
肖炘杰笑着说道。
“这个‘卍’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
因此它在佛教中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
佛教的万字符是右旋,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进行的。”
沈教授补充道。
“你们这样一说我倒是想起,若这通道的方向是朝左旋转的,那岂不是就成了德国纳粹的标志,由希特勒亲自设计的纳粹党旗,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一个黑色‘卐’字,真是这个符号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萨迦德不由得感叹道。
“这不过是当初人类文明初期,文字还没有完全形成时的上古符号因为某些宗教含义传承到今日而已,不过当初大禹地宫的通道居然也采用了万字符的设计,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不过,肖炘杰,你是如何敢肯定的?”
“因为我想起了一个传说。”
“什么传说?”
“《竹书纪年》中曾写道:‘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
呼禹曰:文命治水。
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
’《汉书·五行志》也说:‘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也就是说,大禹治水的时候,不仅从传说中的河伯那里得到了河图,同时也得到了洛书,河图洛书,这是中国所有数理之学的基础,就连伏羲八卦,也是在河图的基础上推演变化而成,而在古代就有‘洛书者,数之源也’的说法,这些都说明了不管是河图还是洛书,都是上古时期最一切数理变化的开端。”
“可是,这和大禹地宫中的这些卍字型的通道有什么关系?”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