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她甚至觉得眼前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就是祖父的某个附身。
这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
远处的僧堂传来了学僧们低回的诵经声。
经历了多日来的奔波、迷乱、困惑之后,这突然而来的平静是一个不期而至的停顿。
与长老如此默然相对,他们却没有感到任何尴尬或局促。
真是奇妙的时刻。
原先准备的提问找不到合适的契机,任何言语都成了多余的举动,直觉告诉他们此时绝不能贸然打破这无言的默契。
闭目凝神的长老似乎洞察了一切,他的面庞上浮现出某种淡然的表情。
不知过了多久,身边有人走动的声音,是值事僧。
他在直子耳边轻声说着什么。
会见时间已到,僧王今天下午将主持寺内的重要法事。
宋汉城和直子站起了身,向长老躬身致意后,悄悄退出了禅房。
竹林道上,他们面面相觑,心下未免有些失望和疑惑。
但现在,两人都发现了对长老有似曾相识之感的原因:在邮件照片中,与中村一起合影的就是宋巴迪长老本人。
这一切发生得如此自然,对方并没有任何怠慢或拒绝的表示。
可是,如果这回空手而归,他们就只能凭靠自己的力量来破解最终的谜底了。
披蓬定然会很失望,他大费周章地陪同他们两个来到金边,此时正等着他们的好消息呢。
走出了竹林静修处,值事僧仍不发一言地走在前面。
他们绕过花园,走进了来时路过的回廊。
快要走回学僧僧舍时,值事僧改变了导引路线:若不是很匆忙的话,他想请两位客人到他的禅房小坐片刻。
宋汉城和直子于是跟着他走到了另一个院子里,此后一路曲曲折折地来到了一座佛塔下。
乌那隆寺除了中央大佛塔外,在寺院角落里还建有其他四个较小的佛塔。
值事僧打开了佛塔下的一个小门,示意宋汉城他们随他进入。
将近正午,室外的日光分外耀眼炽热,眼睛一时完全适应不过来。
气氛似乎有些诡异。
过了好一会儿,宋汉城和直子才看清了这个房间的陈设。
塔身内其实是一座藏经阁。
由于东南亚地区多雨潮湿,而佛经多为贝叶制作,保存就相当不易,故而选高出地面的佛塔来储藏经卷。
塔内各层都开有小窗,保持着良好的通风。
这里明显比寺内其他地方要阴凉得多。
“这里是我的禅房。”
值事僧对客人说。
自然,他也是这座藏经阁的管理人。
这里的布置和宋巴迪长老的房间几乎同样简朴,只是要更开阔些,光线也更暗一些。
房间角落靠着一架木梯。
值事僧将梯子架到了楼梯口,梯子的底部正好嵌在地面的一个凹坑里。
“请两位随我来。”
宋汉城和直子跟在他后边登上了二楼。
为了照明方便,值事僧开启了二楼的所有照明,然后又推开了四面的窗户。
二楼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