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坐在树荫下,望着开花的梨树出神。
是要忘掉古诗中“雨打梨花深闭门”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那些强烈暗示的情感路径,自己来发现梨花的美丽。
梨花的白是一种真正的纯净的白。
原因在于它相较其他蔷薇花更厚一些的花瓣。
白色花瓣太薄,就会被花萼的颜色所映照,白色中便渗入了别的色光。
杏花的花萼是棕红的,花瓣便白中泛红。
李花花萼为绿色,白光中便泛出如玉的绿来。
梨花被长长的绿色花柄举起来,相较花冠显得狭小的萼片的绿色就无法透过厚实的花瓣。
于是,眼前五枚花瓣组成的花冠便只是一片纯净清洁的白色了。
这白色还有一个特别之外,就是不像别的白色花那样反射阳光。
而是吸引着阳光,使那白色变成了一团凝固的光。
十朵二十朵由长长的绿色花柄托举着,簇拥在枝头。
而这如丝如玉的白中,还有非常漂亮的红色点缀。
花将开未开之时,花蕾松动开了,就要绽放的花蕾边上晕着一线浅浅的红。
花朵盛开了,散发隐隐的香气了,引来蜂蝶了,白色花冠中心簇生的雄蕊上,花丝顶着一点一点的红色花药。
难怪古人写梨花都会有些油然而生的惆怅。
面对过于美丽的东西,人很容易会生出对于造物神奇的感叹。
古希腊的天神宙斯说过:“只有短暂易逝的,才被我造得如此美轮美奂!”
仿佛是为了增加人的这种感慨,梨树自己也来制造苍老与娇美的强烈对照。
和蔷薇科的其它春天盛放的品种相比,梨树的枝干又最为虬曲苍老。
最显眼的,是梨树厚厚的树皮,黝黑,深深龟裂,主干如此,分枝也如此,更显出枝头花朵娇嫩脆弱的美丽。
一个德国植物学家说过,花是人类情感最古老的信使,让我们在观赏的同时看到自己情感深处的秘密。
梨树就是这样,从最显老的枝干上,捧举出最纯净娇美的花朵,让人深味生命的秘密——让人的情感在欣喜的同时又感到悲伤。
去年没有抽出时间去郊外看看梨花。
成都附近,春天里,每年有好几处都以梨花节为号召,吸引城里人去春游。
今年春天,便时时留心郊外的梨花消息。
白居易写过一道诗《闻梨花发赠刘师命》,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但是,今年,成都周边好多以花为主打的节都一一推迟了,也就没有听到“郭西千树雪”
的消息。
梨花迟迟不开,还一日日在倒春寒中阴雨不断,因为该死的一部电影,北京和杭州催促前去的电话不断。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