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到底伤于纤巧。
雪芹是诗中有风景,浩然是诗中有气象。
以我这千年以后的局外人看,到底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更有风致,语淡而气象浓,接近大巧不工的地步。
孟浩然的诗好,好在“语淡而味终不薄”
。
他淡泊高远的诗风,恐怕是连李白也为之倾倒沉醉的。
同是写秋江的诗,李白写《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孟浩然也写《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明显可以看出李白的诗学到了孟浩然的神髓。
但是如果认真品味,还是会发现孟浩然的句子更高妙些。
最后结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比“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更清远恬淡。
或许李白在学诗时很受过孟浩然的影响吧,日后见到这位老前辈又被他的人品风仪折服,才有如此谦逊的表示。
在意态高远这一脉上,我觉得孟浩然更与李白共通,至于他与王维之间,则是空灵恬淡的意思更接近一些而已。
昨天夜里突然想起两句诗:“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这两句诗的作者湮没不彰,只知道是云南一种烟——“茶花”
的烟盒上的。
很多人因为这两句话,而迷恋上这种烟。
我在想,也许李白初见孟浩然时就有这样亲切的触动吧。
唐史载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李白仰慕他,恐怕也有二人同有侠风的因素。
孟浩然亦爱酒,性疏豪。
他一生经历简单,诗语冲淡,性格却很丰富。
遇上这样一位素所仰慕而又意气相投的前辈,难怪一向狂放的李白才会收拾起不羁的狂傲,一再表示敬意。
人以群分,其实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