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独食,也是救赎。
高晓松因为酒驾进了号子,他说偶尔会有猫偷偷地顺着窟窿溜进来,自己每天留两个馒头喂它。
他在文章里写“我说这只猫肯定是菩萨,你想想它干吗上这儿要饭,这儿有什么吃的,这儿会有鱼吗?会有老鼠吗?只有馒头。
但是这只猫每天都来。
”
喂着猫,啃着馒头。
这是独食,也是希望。
花总在微博上揭露世界奢侈品协会,因而被“世奢会”反咬,进了看守所。
他待在羁押室里,其他人该审就审,该放就放,可独独落下他一人。
他最后要求看守把面包和水递了过来,尽管他没有胃口,可是他还是这么做了。
他说“这是独食,这是求生。
”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常往返检察院、法院、看守所、监狱。
监狱外零星开着几家小馆子,有时候亲人接了刑满释放的亲人,会在那里吃点东西。
有一次是去监狱交换材料,中途就在馆子里解决午饭,恰好碰到一个刑满释放犯人。
当时大概是下午六点的样子,微风,尘土顺着门缝冲进饭店里,带着土腥气。
那人理着平头,一个人坐在桌子前,端端正正的。
面前一份花生米,一瓶牛二,一份火烧,还有几个空的盘子,应该是吃完的凉菜。
他拿筷子夹起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闭着眼嚼一会儿,像是吃什么珍馐美味,然后喝一口酒。
他的眼睛一直盯着窗外,我猜他应该是在等什么人吧。
可服务员悄悄跟我说,这人都坐了快一小时了,还没等到什么人。
我临走前,帮他把饭钱给结了。
不管他等的人来没来,我总希望能让他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一个人独食,这是最孤独的腔调。
读书谬论
我的学问有点儿臭。
这主要和我摄取知识的方式有关系。
网络时代,电脑手机,走哪儿都能翻着看着,可这毕竟都是浅阅读。
图书馆里,教室课堂,也多是为了生计奔波的专业书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于我来说,真正能捧起书本慢慢读一读,有兴趣读一读的,反而是在厕所里。
归功于我爸的发明创造,我家马桶旁有一个简易书架。
我爸负责的书目是《浪荡女人》
《野火春风斗古城》《猎人笔记》;我妈负责的是《饮食男女》《李碧华小说选集》《小团圆》。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