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指着烫金的名字,说“这有什么?”
虽然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大概就是禅家所谓“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的理由吧!
好在有顾恺之作我们的前辈——《晋书》里说,这家伙吃甘蔗从尾到头,人怪他,他告诉那人,这叫渐入佳境——我们可以说古已有之,可以少担不少干系。
于是饭主任的名姓很自然地被颠倒过来,叫做“柔球”
,肉球。
他还有一个外号:“共产主义”
。
政治课上,老师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三大差别,是我们的理想。
课上,基本上没有想明白,那是个如何牛逼的世界。
后来看到了饭主任,他的身体也消灭了三大区别:没腰,没脖子,没下巴。
这副身板,恰恰又令我们不任区区向往之。
语文老师教育我们,本体、喻体之间只要存在一点相似,就可以形成比喻。
老实、听话如我们,当然会产生这联想。
这样看来,我们的食堂也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各种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如果想减肥,就来当我们学生,用不着自己再写形容词了,沈约《与徐勉书》里就有很精当的描写:“……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如果想长壮,很简单,就来当大师傅。
武侠小说里说,行走江湖,有几种人最是难惹,一种是行脚僧人,尼姑。
一种是单身女人,太监。
一种盲人,聋子,跛子等有残疾的人。
还有一种就是胖子。
如果一个人保持缄默,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他是个傻子。
另一种可能,他是大智者。
如果一个人奇胖,那么也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他是个懒汉。
另一种可能,他是个大脑绝顶聪明的人。
诚实的懒汉说,路上有狮子。
绝顶聪明的人想尽一切办法,为的就是什么也不干。
他们发明汽车,为的是不走路:他们发明洗衣机,为的是不动手。
在这个意义上看,世界的进步就是为了懒惰。
饭主任属于后一种胖子。
他成功过。
把小一千学生聚在他手下,每天中午忍饥挨饿。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后来,中午能回家的,尽可能回去吃了。
腿脚灵便的,各个饭馆,四处打野食去了。
剩下的,求天不应,告地不语,只好精神胜利一下,“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