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里一再提到一个名称“领导上”
。
在一本历史小说里出现这种称呼,多少有些古怪。
作者的本意是要说明,“领导”
这种身份是古而有之。
一
李靖、红拂、虬髯公世称风尘三侠,隋朝末年,他们三人都在洛阳城里住过。
大隋朝的人说,洛阳城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城市;但唐朝的人又说,长安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城市;宋朝的人说,汴梁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城市;所以很难搞清到底哪里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城市。
洛阳城是泥土筑成的,土是用远处运来的最纯净的黄土,放到笼屉里蒸软后,掺上小孩子屙的屎(这些孩子除了豆面什么都不吃,除了屙屎什么都不干,所以能够屙出最纯净的屎),放进模版筑成城墙,过上一百年,那城就会变成豆青色,可以历千年而不倒。
过上一千年,那城墙就会呈古铜色,可以历万年而不倒。
过上一万年,那城就会变成黑色,永远不倒。
这都是陈年老屎的作用。
李靖、红拂、虬髯公住在城里时,城墙还呈豆青色。
这说明城还年轻。
可惜不等那城墙变成古铜色,它就倒了,城里的人也荡然无存。
所以很难搞清城墙会不会变成黑色,也搞不清它会不会永远不倒。
洛阳城墙筑好之后,渐渐长满了常春藤。
有一些好事的家伙派人把藤子从墙上扯下去,墙上就剩下了细小的藤蔓,好像四脚蛇断掉的尾巴。
与此同时,被扯下墙的常春藤在地上继续生长,只是团成了团。
有些叶子枯萎凋落,有些叶子却蓬勃向荣。
这些藤子在地下,就像一堆堆的垃圾。
而立着的城墙却被断裂的藤蔓染上了花纹,好像一匹晾在空中的蜡染布。
然后又有些人觉得有花纹的城墙不好看,又派了一些人出来,举着绑了刀片的竹竿,把花纹都刮掉了。
久而久之,城墙上就被刮出了好多白斑,好像脸上长了癣。
我不明白既然一堵墙已经修了出来,为什么不能让它好好待着——人活着受罪,干吗让墙也受罪呢。
李靖他们住在洛阳城里时,这里到处是泥水。
人们从城外运来黄土,掺上麻絮,放在模版里筑,就盖成了房子。
等到房子不够住时,就盖起楼房,把小巷投进深深的阴影里。
洛阳的大街都是泥的河流。
那时候的雨水多,包铁的木车轮子碾起地来又厉害,所以街上就没有干的时候。
泥巴在大街上被碾得东倒西歪,形成一道又一道的小山脊,顶上在阳光下干裂了,底下还是一堆烂泥,足以陷到你的膝盖。
那些泥巴就这样在大街上陈列着,好像鳄鱼的脊梁。
当时的人们要过街,就要借助一种叫拐的东西。
那是一对儿带有歪杈的树棍,出门时扛在肩上,走到街边上,就站到杈上,踩起高跷来。
当时的老百姓都有这一手,就像现在的老百姓都会骑自行车一样。
谁也不知道将来的老百姓还会练出什么本事来——假如需要,也许像昆虫一样长出六条腿。
当然,各人的道行有深有浅。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