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地冷了,天亮得也较迟。
早晨半山上常常弥漫着白茫茫的一片浓雾。
黑压压的,一堆一堆的“炉房”
在雾里隐约地现出来。
矿警们在山路上走,常常被雾遮着,看不见对面的人影,只听见脚步的声音,或者高声喊着普通的问答,或者吹着口哨。
雄鸡的啼声冲破了遍山的浓雾嘹亮地响了起来。
接着一个拖长了的尖锐的人声叫着:
“起哪!
起哪!
起哪!”
“炉房”
里开始有了谈话的声音,过后就是一阵喧闹。
住在一个房间里的十几个砂丁,每个人从枕头下摸出一张又脏又臭的毛巾拿去匆忙地揩了脸。
于是矿警在门外一声呼叫,全房间的人就鱼贯地走了出去。
每个人穿着同样的粗麻布衣,戴着粗麻布帽,背着麻袋,脚下钉上脚镣。
每一个房间的砂丁排成一个行列,由照应这房间的几个矿警押送着,走过浓雾弥漫的山路到工作的地方去。
于是这沉默的行列在窄小的山路上开始行进了。
这个行列的砂丁完全是新来的,虽然已经在这里过了一个多月,但是他们还不熟习这样的环境和生活。
他们从故乡带来的希望还没有完全死掉,他们的渴慕自由的心还在颤动,他们还没有忘掉外面世界的事情和各人所爱过的人和事物。
但这一切,在武装矿警的押送下,都只好表现在低微的叹息声中了。
每天在同样的时候走着这同样的路,他们都发出同样的叹息。
他们用这叹息来问答,因为这叹息更能够表达各人的心事,而且不会被矿警了解,更不会受到干涉。
日子不停留地过去了,但是他们一点也不觉得。
他们所感觉到的只是天气渐渐地冷了,雾渐渐地浓了。
这气候的改变使他们更加怀念故乡,因此也变得更加伤感了。
在窄小的山路上浓雾包围他们。
他们每个人都低下头在叹息,好象是一大堆鬼影。
前一天才落了雨,路还是湿的,他们穿着草鞋,在微滑的路上移动脚步。
脚镣沉重地压着他们的脚,铁链把两只脚束缚得很紧,他们移动一步也很吃力,同时金属的声音“沙朗沙朗”
地响了起来。
这声音响成一片,在沉重的空气里乱飞乱撞。
一首悲哀的脚镣进行曲开始了。
在这些时候押送他们的矿警常常得意地吹口哨,声音并不高,却压迫着他们,给他们带来一种恐怖。
有时候,一个干涩的咳嗽声突然响起来,接着又是呛呕的声音,于是脚镣声马上停止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