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之惑-《人生在世》

戒之惑(第1页)
🎁美女直播

北京有座西山,西山有座戒台寺。

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戒台又作戒坛。

“出阜城门四十里,渡浑河,山肋叠,径尾岐,辨己。

又西三十里,过水庆庵,盘盘一里而寺,唐武德中之慧聚寺也。

正统中,易万寿名,敕如幻律师说戒,坛于此。”

这是相当宏伟、古老的寺庙建筑群。

三十年前,或许还要早些,熊老板那时是大学生,曾经和三五同学,蹬着自行车来游玩过。

当他再次来到这座寺庙时,仿佛那是昨天的事。

戒是一种约束。

佛家讲戒,是为了清心寡欲,洗却尘凡,进入修心炼性的超脱境界,尔后有可能成祖成仙。

然而,谈何容易,戒所以为戒,正因为不戒,若是世人都戒,也就无所谓戒了。

唯其不戒,这才有戒。

熊老板讲得他的部属茫茫然。

很好笑的,是不?他问。

大家出于对领导同志的尊敬,一笑,不置褒贬。

他接着讲他的,官做到这身份上,他就比较随便和自如了。

可是,在这个凡俗的大千世界里,欲望是芸芸众生,饮食男女的几乎无法抑制的本能。

因此,不戒或许更接近于人的本性,有无可指责的一面,但也有不可恣肆的一面。

所以,他认为,戒更多体现一种人格力量。

接下来,他一笑,笑得潇洒,也笑得莫测高深。

他跟部下们讲,到戒台寺来的游客,未必想到戒,未必懂得戒。

言下之意,只有他例外。

言者有意,听者无心,悉皆一脸茫然。

熊老板想想,也就不奇怪他的部属的不理解了。

干嘛要选择戒台寺,作为今年春游的景点呢?

第一,挺远;第二,基本上很破旧;第三,几乎没有什么可看可玩的。

人们都埋怨姚苏:“看你相中的这好去处!”

“怪我吗?怪我吗?”

然后诡秘地说:“是熊老板定的。”

一提熊本良,大家便哑巴了。

中国人的最可爱之处,就是乖。

公司惯例,每年春秋两季,郊游一次。

熊老板出手大方,他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从不苛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