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来是古约文乡招待所的厨师,鄂伦春风味菜做得地道,青山县领导接待上级领导,往往去古约文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品尝葛喜宝烹制的佳肴。
葛喜宝从古约文乡迁居到龙盏镇,是因为他妻子因病去世后,他常常酒后去山上的墓园,睡在妻子的坟旁,也不管他年幼的孩子。
有一年冬天,他醉倒在坟旁,几近冻僵,被拉烧柴的人救下。
葛喜宝活下来了,但被冻掉两个脚趾,从此他走路就跟鸭子一个风格了。
安泰的妻子葛秀丽怕弟弟长此下去,会疯癫了,劝他离开古约文乡。
赶巧那年刘小红的客栈开张,正缺一个厨师,就把他介绍来了。
安泰夫妇在东南岗帮葛喜宝买下两间屋,他带着儿子葛小宝,搬到龙盏镇。
改换环境后,葛喜宝果然变得活泛了,客栈常传出他的笑声。
青山县的头头脑脑知道葛喜宝来到龙盏镇,也都高兴,因为来这儿享用鄂伦春风味菜,比去古约文乡近便多了。
而唐汉成接待上级领导,必定有一顿饭,会安排在这里。
红日客栈有两个大冰柜,藏满了松山地区的野物,飞龙,熊掌,狍子,野鸡,犴鼻子,雪兔等,大都是国家禁猎的动物。
它们从什么渠道来,食客们心照不宣,但没谁戳穿这个。
摆在客栈明面的菜单,罗列的都是小鸡炖松蘑、酸菜汆白肉、鸭血豆腐、地三鲜等家常菜,看不到一个野味。
但进出其间的熟客,都知道它是靠野味装门面的。
红日客栈的另一块金字招牌林大花,是烟婆的女儿。
她初二就辍学了,说是再读下去,她会和单夏一样疯掉的。
她喜欢音乐,会拉手风琴。
烟婆怕女儿出去受欺负,不让她离开龙盏镇,给她买了手风琴,还让她跟绣娘学习刺绣。
别看烟婆衣着不整,一口黄牙,随意吐痰,她深知琴声和绣品,对女孩来说,是身上的两道华美流苏,会为女儿找个好人家增加砝码,所以她舍得花钱,请音乐老师上门,提高林大花的琴艺。
林大花在学琴上听了母亲的,但她讨厌刺绣,一拈绣针就头疼,她去了绣娘那里三五回,再不去了。
不知是来自煤矿的缘故,还是父亲的死,给她留下的阴影太深了,林大花惧怕一切与黑相关的事物。
天一黑她就不敢出门。
她不吃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连黑鞋黑袜都不穿。
一见着黑狗黑马黑猪黑鸭子,她就像撞见了鬼,吓得掉头就跑。
烟婆给她的零用钱,她都买了各色美白霜,涂了脸了。
她住屋的窗帘是白色的,像是病室。
夏天无论阴晴,她总是打伞出门,当然,她从不打黑伞。
冬天北风呼啸时,她怕吹黑了脸,用围巾把脸包住,只露一双眼睛。
烟婆个头矮,骨盆大,壮硕,大脸庞;林大花中等个儿,小骨架,单细,瓜子脸,细眉细眼的,加上皮肤白,格外秀气。
刘小红开客栈时,看上了林大花的灵巧,雇她做服务员。
烟婆想,女儿在家干闲着,也没更好的前途,红日客栈有背景,来这儿吃饭的头头脑脑多,女儿被有权有钱的人相中的机会多,所以刘小红一约,烟婆谈了个好工钱,让她来了。
林大花不仅自己来,还带来两样东西,手风琴和一套火罐。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