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毛边纸船坞-《群山之巅》

十四 毛边纸船坞(第2页)
🎁美女直播

所以茶是香的,单尔冬喝在嘴里却是苦的。

他也因此不敢在单夏不在家时出门,怕街上碰见了,他会当众喊他陈世美。

老人们的自戕,让甘芷生院长犯了愁。

他不是为他们的身体担忧,而是为卫生院收益受损而心痛。

老人们都不来看病了,而他们是卫生院消费的主体。

在甘芷生眼里,疾病是花朵,它们决定了他们捧着的饭碗的成色。

他去镇政府找唐汉成,说是老人们一心求死,精神不健康,影响镇子的形象,让他干涉一下。

如果八月一日后,老人们死光了,这镇子还叫镇子吗?高寿的老人都是活菩萨,气场好,不能没有他们。

唐汉成刚从林市探望陈金谷回来,看着大舅哥日薄西山的样子,他动了恻隐之心,主动提出做配型试验。

陈金谷家人喜出望外,在他们看来,唐汉成有今天,沾了他们的光,理应作出牺牲。

陈美珍也愿意丈夫捐肾,他捐了,等于自己捐了,面上有光。

而且她认为他少了一颗肾后,就没能力花心了,什么刘小红王小红李小红的,她都不惧了。

可是化验的结果,令他们无比失望,他们的肾在两个天空中,配型不符。

唐汉成从林市回来,有点死里逃生的感觉,心情大好。

所以甘芷生求他,他一口答应,说:“这有啥难的,你就给我出去放口风,说是上面有政策,八月一号以后,凡是活过七十岁的老人,政府每月给补贴四百元。

你看吧,哪怕他们自己不想活下去,他们的儿女都不会答应!

去你那儿修理身子的,就得排队了!”

唐汉成爱把卫生院叫做修理铺,好像人是机器似的。

甘芷生问:“真要出台这政策吗?要真那样,我也得争取活到七十以上!”

唐汉成撇着嘴说:“什么叫‘有’?什么叫‘无’?告诉你吧,不管是啥,需要的时候就是‘有’,不需要的时候就是‘无’。

过了八月一号,没这政策,难道他们自杀?自杀也得炼成灰了,他们只好活下去。”

甘芷生从唐汉成那儿出来,逢人就说,八月一号后,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享受四百元的生活补贴了。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三日,这消息春风似的,吹遍了龙盏镇。

人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尽兴作了发挥。

渴望着补贴再多点的,把四百说成了五百;渴望着早点拿到补贴的,把八月说成了七月;渴望着带着棺材入土的,说是活过八十岁的人,将来可以不火葬。

龙盏镇的年过去了,卫生院的年却来了。

那些七老八十的人,纷纷来到卫生院,该打针的打针,该买药的又买药了。

只有李木匠不信这说法,他说打了一辈子棺材,如果死时不带过去一口,阎王爷看不到自己的好手艺,他到了另一世没饭吃,这辈子就白忙活了!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打的棺材,有一天化为灰烬。

他选好寿衣,又选好墓地,之后粒米不食,终于在清明时分,耗干了最后一滴油,倒在西窗下。

李木匠如愿以偿躺在他亲手打造的棺材里了。

起灵之前,老人们绕着棺材走了一圈,无不泪垂。

与其说他们是与死者作着最后的告别,不如说是与传统葬礼告别。

尽管有每月几百块补贴的说法,诱惑他们活下去,他们还是羡慕带着棺材入土的人。

他们拍打着棺材,看着它远去,眼里现出被分割了黄金的那种不舍。

与李木匠须臾不离的黄狗,也跟着送葬队伍去了墓地。

李木匠入土了,埋他的人扛着镐头铁锹走了,它还哀怨地趴在坟头。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