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任等见天子怒色,莫敢谁何,也是二臣合该命绝,旨意出,鄂崇禹枭首,姜桓楚将巨钉钉其手足,乱刀碎剁,名为醢尸。
监斩官鲁雄回旨,纣王驾回宫阙。
姬昌拜谢七位殿下,泣而诉曰:“姜桓楚无辜惨死,鄂崇禹忠谏丧身,东南两地,自此无宁日矣。”
众人各惨然泪下曰:“且将二侯,收尸埋葬浅土,以俟事定,再作区处。”
有诗为证:
“忠告徒劳谏诤名,逆鳞难犯莫轻撄;醢尸桓楚身遭惨,断颈崇禹命已倾。
两国君臣空望眼,七年里屈孤贞;上天有意倾人国,致使纷纷祸乱生。”
不题二候家将星夜逃回,报与二侯之子去了。
且说纣王次日升显庆殿,有亚相比干具奏收二臣之尸,放归姬昌回国。
天子准奏,比干领旨出朝。
傍有费仲谏曰:“姬昌外若忠诚,内怀奸诈;以利口而惑众臣,面是心非,终非良善。
恐放姬昌归国,反东鲁姜文焕、南都鄂顺,兴兵扰乱天下;军有持戈之苦,将有披甲之艰,百姓惊慌,都城扰攘,诚所谓纵虎归山,放龙入海,必生後悔。”
王曰:“诏赦已出,众臣皆知,岂有出乎反乎之理?”
费仲奏曰:“臣有一计,可除姬昌。”
王曰:“计将安出?”
费仲对曰:“既赦姬昌必拜阙,方归故土,百官也要与姬昌饯行。
臣去探其虚实,若昌果有真心为国,陛下赦之,若有欺诳,即斩其首,以除後患。”
王曰:“卿言是也。”
且说比干出朝,迳至馆驿,来看西伯,左有通报,西伯出门迎接。
叙礼坐下,比干曰:“不才今日便殿见驾奏王,为收二候之尸,释君侯归国。”
西伯拜谢曰:“老殿下厚德,姬昌何日能报再造之恩?”
比干复前执手低言曰:“国内已无纲纪,今无故而杀大臣,定非吉兆,贤侯明日拜阙,急宜早行;迟则恐奸佞忌刻,又生他变,至嘱至嘱。”
西伯欠身谢曰:“丞相之言,真为金石,盛德岂敢有忘?次日早临午门,望阙拜辞谢恩,西伯随带家将,竟出西门。
来到十里长亭,百官钦敬,武成王黄飞虎、微子、箕子、比干等,俱在此伺候多时。
西伯下马,黄飞虎与微子慰劳曰:“今日贤侯归国,不才等具有水酒一杯;一来为君侯劳饯,且有一言奉渎。”
西伯曰:“愿闻。”
微子曰:“虽然天子有负贤侯,望乞念先君之德,不可有失臣节,妄生异端;则不才辈幸甚,万民幸甚。”
西伯顿首谢曰:“感天子赦罪之恩,蒙列位再生之德,昌虽没卤、不能报天子之德,岂敢有他意哉?”
百官执杯把盏,西伯量大,有百林之饮,正所谓:“知己到来言不尽,彼此更觉绸缪。”
一时便不能舍。
正欢饮之时,只见费仲、尤浑乘马而来,自具酒席,也与西伯饯别。
百宫一见费、尤二人至,便有几分不悦,个个怞身。
西伯谢曰:“二位大夫!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