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一张美丽的面庞。
可是它的表情就不同了:反抗的、热烈的、而且是刚毅的、对一切都不能忍受似的。
这两张脸代表着两种生活,指示了两种命运。
他把它们比较了一番,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他更同情前一张脸,更喜欢前一张脸。
虽然他在后一张脸上看见了更多的幸福和光明。
这时候前一张面庞在他的眼里显得更大了,顺受的、哀求的表情显得更动人。
他想安慰她,给她一点东西。
可是他想不出他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她。
他无意间想到了她的命运。
他明白她的命运在她出世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
许多跟她同类的少女都有了这同样的命运,她一个人当然不能是例外。
想到这里,他对于命运的安排感到了不平。
他想反抗它,改变它。
忽然他的脑子里浮现了一个奇怪的思想。
但是过了一些时候他又哑然失笑了。
“不会有的,这样的事情做不到,”
他自语道。
“假使真有了这样的事情呢?”
他又这样地问自己。
于是他想象着会有的那种种的后果,他的勇气马上消失了。
他又笑着说:“真是梦想!
真是梦想!”
但这梦想也是值得人留恋的,他好像不愿意立刻就把它完全抛弃。
他又怀着希望地发出一个疑问:“假使她处在琴姐那样的环境呢?”
“那当然不成问题!”
他自己决断地回答道。
这时候他真正觉得她是处在琴的环境里面了,于是在他与她之间一切都成了很自然,很合理的了。
过了一些时候,他又笑起来,他在笑他自己,他说:“怎么会有这样的痴想!
……这简直说不上爱,不过是好玩罢了。”
于是那个带着顺受表情的少女的面庞便渐渐地消去,另一个反抗的、热烈的少女的脸又在他的眼前现出来。
但是这面庞不久也消去了。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一句陈腐的话,虽然平时他并不喜欢,但这时候他却觉得它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妙法了!
所以他用慷慨激昂的调子把它高声叫出来。
这所谓“匈奴”
并不是指外国人。
他的意思更不是拿起真刀真枪到战场上去杀外国人。
他不过觉得做一个“男儿”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