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嗟叹良久,更无别语。
又过了二日,张乙要回家。
妇人道:“妾愿始终随君,未识许否?”
张乙道:“倘能相随,有何不可?”
妇人道:“君可制一小木牌,题曰‘廿二娘神位’。
置于箧中,但出牌呼妾,妾便出来。”
张乙许之。
妇人道:“妾尚有白金五十两埋于此床之下,没人知觉,君可取用。”
张掘地果得白金一瓶,心中甚喜。
过了一夜。
次日张乙写了牌位,收藏好了,别店主而归。
到于家中,将此事告与浑家。
浑家初时不喜,见了五十两银子,遂不嗔怪。
张乙于东壁立了廿二娘神主,其妻戏往呼之,白日里竟走出来,与妻施礼。
妾初时也惊讶,后遂惯了,不以为事。
夜来张乙夫妇同床,此妇办来,也不觉床之狭窄。
过了十余日,此妇道:“妾尚有夙债在于郡城,君能随我去索取否?”
张利其所有,一口应承。
即时顾船而行。
船中供下牌位。
此妇同行同宿,全不避人。
不则一日,到了饶州南门,此妇道:“妾往杨川家讨债去。”
张乙方欲问之,此妇倏已上岸。
张随后跟去,见此妇竟入一店中去了。
问其店,正扬川家也。
张久候不出,忽见杨举家惊惶,少顷哭声振地。
问其故,店中人云:“主人杨川向来无病,忽然中恶,九窍流血而死。”
张乙心知廿二娘所为,嘿然下船,向牌位苦叫,亦不见出来了。
方知有夙债在郡城,乃扬川负义之债也。
有诗叹云:王魁负义曾遭谴,李益亏心亦改常。
请看杨川下梢事,皇天不佑薄情郎。
方才说穆廿二娘事,虽则死后报冤,却是鬼自出头,还是渺茫之事。
如今再说一件故事,叫做《王娇鸾百年长恨》。
这个冤更报得好。
此事非唐非宋,出在国朝天顺初年。
广西苗蛮作乱,各处调兵征剿,有临安卫指挥王忠所领一枝浙兵,违了限期,被参降调河南南阳卫中所千户。
即日引家小到任。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