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节元宵夜,十里灯球映月轮。
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
话说东京汴梁,宋天子徽宗放灯买市,十分富盛。
且说在京一个贵官公子,姓张名生,年方十八,生得十分聪俊,未娶妻室。
因元宵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得一红绡帕子,帕角系一个香囊。
细看帕上,有诗一首云:囊里真香心事封,鲛绡一幅泪流红。
殷勤聊作江妃佩,赠与多情置袖中。
诗尾后又有细字一行云:“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
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蓝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鸯灯是也。”
张生吟讽数次,叹赏久之,乃和其诗曰:浓麝因知玉手封,轻绡料比杏腮红。
虽然未近来春约,已胜襄王魂梦中。
自此之后,张生以时挨日,以日挨月,以月挨年。
倏忽间乌飞电走,又换新正。
将近元宵,思赴去年之约,乃于十四日晚,候于相蓝后门,果见车一辆,灯挂双鸳鸯,呵卫甚众。
张生惊喜无措,无因问答,乃诵诗一首,或先或后,近车吟咏。
云:何人遗下一红绡?暗遣吟怀意气饶。
料想佳人初失去,几回纤手摸裙腰。
车中女子闻生吟讽,默念昔日遗香囊之事谐矣。
遂启帘窥生,见生容貌皎洁,仪度闲雅,愈觉动情。
遂令侍女金花者,通达情款,生亦会意。
须臾,香车远去,已失所在。
次夜,生复伺于旧处。
俄有青盖旧车,迤逦而来,更无人从,车前挂双鸳鸯灯。
生睹车中,非昨夜相遇之女,乃一尼耳。
车夫连称:“送师归院去。”
生迟疑间,见尼转手而招生,生潜随之,至乾明寺。
老尼迎门谓曰:“何归迟也?”
尼入院,生随入小轩,轩中已张灯列宴。
尼乃卸去道装,忽见绿鬓堆云,红裳映月。
生女联坐,老尼侍傍。
酒行之后,女曰:“愿见去年相约之媒。”
生取香囊红绡,付女视之。
女方笑曰:“京都往来人众,偏落君手,岂非天赐尔我姻缘耶?”
生曰:“当时得之,亦曾奉和。”
因举其诗。
女喜曰:“真我夫也。”
于是与生就枕,极尽欢娱。
顷而鸡声四起,谓生曰:“妾乃霍员外家第八房之妾。
员外老病,经年不到妾房,妾每夜焚香祝天,愿遇一良人,成其夫妇,幸得见君子,足慰平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