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新坟尽少年,修行莫待鬓毛斑。
前程黑暗路头险,十二时中自著研。
这四句诗,单道著禅和子打坐参禅,得成正果,非同容易,有多少先作后修,先修后作的和尚。
自家今日说这南渡宋高宗皇帝在位,绍兴年间,有个官人姓柳,双名宣教,祖贯温州府永嘉县崇阳镇人氏。
年方二十五岁,胸藏千古史,腹蕴五车书。
自幼父母双亡,蚤年孤苦,宗族又无所依,只身笃学,赘于高判使家。
后一举及第,御笔授得宁海军临安府府尹。
恭人高氏,年方二十岁,生得聪明智慧,容貌端严。
新赘柳府尹在家,未及一年,欲去上任。
遂带一仆,名赛儿,一日辞别了丈人丈母,前往临安府上任。
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已到临安府接官亭。
蚤有所属官吏师生、粮里耆老、住持僧道、行首人等,弓兵隶卒、轿马人夫,俱在彼处,迎接入城。
到府中,搬移行李什物,安顿已完,这柳府尹出厅到任。
厅下一应人等参拜已毕,柳府尹遂将参见人员花名手本逐一点过不缺,止有城南水月寺竹林峰住持玉通禅师,乃四川人氏,点不到。
府尹大怒道:“此秃无礼!”
遂问五山十刹禅师:“何故此僧不来参接?拿来问罪!”
当有各寺住持禀覆相公:“此僧乃古佛出世,在竹林峰修行,已五十二年,不曾出来。
每遇迎送,自有徒弟。
望相公方便。”
柳府尹虽依僧言不拿,心中不忿。
各人自散。
当日府堂公宴,承应歌妓,年方二八,花容娇媚,唱韵悠扬。
府尹听罢大喜,问妓者何名,答言:“贱人姓吴,小字红莲,专一在上厅祗应。”
当日酒筵将散,柳府尹唤吴红莲,低声分付:“你明日用心去水月寺内,哄那玉通和尚云雨之事。
如了事,就将所用之物前来照证,我这里重赏,判你从良;如不了事,定当记罪。”
红莲答言:“领相公钧旨。”
出府一路自思如何是好,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回家将柳府尹之事一一说与娘知,娘儿两个商议一夜。
至次日午时,天阴无雨,正是十二月冬尽天气。
吴红莲一身重孝,手提羹饭,出清波门。
走了数里,将及近寺,已是申牌时分,风雨大作。
吴红莲到水月寺山门下,倚门而立,进寺,又无人出。
直等到天晚,只见个老道人出来关山门。
红莲向前道个万福,那老道人回礼道:“天色晚了,娘子请回,我要关山门。”
红莲双眼泪下,拜那老道人:“望公公可怜,妾在城住,夫死百日,家中无人,自将羹饭祭奠。
哭了一回,不觉天晚雨下,关了城门,回家不得,只得投宿寺中。
望公公慈悲,告知长老,容妾寺中过夜,明蚤入城,免虎伤命。”
言罢两泪交流,拜倒于山门地下,不肯走起。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