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醒世恒言》

第十二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第1页)
🎁美女直播

文章落处天须泣,此老已亡吾道穷。

才业谩夸生仲达,功名犹继死姚崇。

人间便觉无清气,海内安能见古风。

平日万篇何所在?六丁收拾上瑶宫。

这八句诗是谁做的?是宋理宗皇帝朝一个官人,姓刘名庄,道号后村先生做的。

单说那神宗皇帝朝有个翰林学士,姓苏名轼字子瞻,道号东坡居士,本贯是西川眉州眉山县人氏。

这学士平日结识一个道友,叫做佛印禅师。

你道这禅师如何出身?他是江西饶州府浮梁县人氏,姓谢名端卿表字觉老,幼习儒书,通古今之蕴;旁通二氏,负傅洽之声。

一日应举到京,东坡学士闻其才名,每与谈论,甚相敬爱。

屡同诗酒之游,遂为莫逆之友。

忽一日,神宗皇帝因天时亢旱,准了司天台奏章,特于大相国寺建设一百八分大斋,征取名僧,宣扬经典,祈求甘雨,以救万民。

命翰林学士苏试制就吁天文疏,就命轼充行礼官主斋。

三日前,便要到寺中斋宿。

先有内官到寺看阅斋坛,传言御驾不日亲临。

方丈中铺设御座,一切规模务要十分齐整,把个大相国寺打扫得一尘不染,妆点得万锦攒花。

府尹预先差官四围把守,不许闲人入寺,恐防不时触突了圣驾。

这都不在话下。

却说谢端卿在东坡学士坐间闻知此事,问道:“小弟欲兄长挈带入寺,一瞻御容,不知可否?”

东坡那时只合一句回绝了他,何等干净!

只为东坡要得端卿相伴,遂对他说道:“足下要去,亦有何难?只消扮作侍者模样,在斋坛上承直。

圣驾临幸时,便得饱看。”

谢端卿那时若不肯扮做侍者,也就罢了,只为一时稚气,遂欣然不辞。

先去借办行头,装扮的停停当当,跟随东坡学士入相国寺来。

东坡已自分付了主僧,只等报一声圣驾到来,端卿就顶侍者名色上殿执役。

闲时陪东坡在净室闲讲。

且说起斋之日,主僧五鼓鸣钟聚众。

其时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幡幢五彩飘扬,乐器八音嘹亮,法事之盛,自不必说。

东坡学士起了香头,拜了佛像,退坐于僧房之内。

吃斋方罢,忽传御驾已到。

东坡学士执掌丝纶,日觐天颜,到也不以为事,慌得谢端卿面上红热,心头突突地跳。

矜持了一回,按定心神,来到大雄宝殿,杂于侍者之中,无过是添香剪烛,供食铺灯。

不一时神宗皇帝驾到,东坡学士同众僧摆班跪迎,进入大殿。

内官捧有内府龙香,神宗御手拈香已毕,铺设净褥,行三拜礼。

主僧引驾到于方丈。

神宗登了御座。

众人叩见了毕,神宗夸东坡学士所作文疏之美。

东坡学士再拜,口称不敢。

主僧取旨献茶,捧茶盘的却是谢端卿。

原来端卿因大殿行礼之时,拥拥簇簇,不得仔细瞻仰,特地充作捧茶盘的侍者,直捱到龙座御膝之前。

偷眼看圣容时,果然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天威咫尺,毛骨俱悚,不敢恣意观瞻,慌忙退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