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篇 颜渊篇第十二-《论语》

全篇 颜渊篇第十二(第2页)
🎁美女直播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

,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12·2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

的一段话。

他谈到了“仁”

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