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风雨停息了,你必须前往须磨。
’于是我试备船只,静候日期来到。
后来果然风雨大作,雷电交加。
在外国朝廷,相信灵梦而赖以治国的前例甚多②。
因此之故,即使贵处不信此事,我亦当遵守梦中所示日期,乘船前来奉告。
岂知今天果然刮起一股奇风,安抵此浦,与梦中神灵所示完全相符。
我想贵处或许也有预兆,亦未可知。
敢烦以此转达公子,唐突之处,不胜惶恐。”
①即良清。
②指殷王武丁。
武丁三年不言,政治决于冢宰。
后以梦求得傅说,以为相,国大治。
良清回来,将此情悄悄禀告源氏公子。
公子左思右想,觉得梦境与现实,都是不可思议之事,都是显然的神谕。
他把过去未来之事考虑一番之后,想道:“我倘一味顾虑今后世人的诽议,而辜负神明真心的佑护,则世人对我的讥笑,恐将更甚于目前。
辜负现世人的好意,尚且于心不安,何况神意。
我已身受种种悲惨教训,现在应当听从这个年长位尊、德隆望重之人,遵照他的指示;古人有言:‘退则无咎’,我实在已被逼得濒于死亡,身受了世无其例的苦楚。
今后即使不顾身后浮名,也无甚大碍了。
况且梦中亦曾受父皇教谕,命我离去此地。
我还有什么疑虑呢?”
他下决心之后,便命答复明石道人:“我身飘泊来此异乡,身受莫大苦楚,而京都并无一人前来慰问。
惟有仰望缥缈行空的日月光华,视为故乡之亲友。
今天想不到‘好风吹送钓舟来’①。
你那明石浦上可有容我隐遁之处?”
明石道人欢喜无限,感激不尽。
随从人等便向公子劝请:“无论如何,请在天明以前上船。”
源氏公子照例只带亲信四五人,登舟出发。
和来时一样又是一阵奇风,轻舟飞也似地到达了明石浦。
须磨与明石近在咫尺,本来就片时可到,而今天特别迅速,竟象神风吹将过去似的。
明石的海边气象,的确和别处不同。
只是来往行人太多,不称源氏公子之心。
明石道人的领地甚多,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山脚上。
海岸各处建有茅屋,可助四时游眺佳兴。
适于冥想来世的山脚水边,建有庄严的佛堂,可供修行三昧②。
为今世生活,则有良田沃土,秋收稻谷;为晚年安乐,则有仓廪无数,积蓄丰富。
一年四季,都有种种设备,可以安乐度日。
为防近日的海啸,此时女眷均已迁居山边内宅中,源氏公子可在这海滨的本邸中从容息足。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