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于两钵上的带子亦皆优美异常。
亲王赞道:“漂亮极了。”
仔细观赏,又寻得小诗一首:“残枝落英纷飞尽,葱郁香息令成空。
移落佳人春衫袖,芬芳忽随暖风浓。”
笔迹雅致,浓淡适宜。
亲王朗声诵读一遍。
送信使者由夕雾接待,酒肴甚丰,另赏他女装一套,内有一袭红梅色中国绸制常利服。
源氏选用红梅色由上而下渐淡的信纸作复,于庭中折取一枝红梅,将信系于枝头。
亲王恨恨地说道:“信中定有隐情,不然,为何秘而不宣呢?”
便很想瞧一眼。
源氏答道:“并无什么隐情,你如此疑心,也太不合情理了!”
便将信中的诗在另一张纸上写出给他看:匿信只为防疑怪,欣逢花枝念故人。”
诗意大略如此。
他又对亲王说道:“此次着裳仪式,我如此精心准备,似乎也太认真了。
但我只有这一个女儿,办得体面些也不过分。
女儿并不十分端正,结腰之职,末便由疏远之人担任,因此我想请秋好皇后乞假回家。
秋好皇后与她以姐妹相称,彼此十分熟悉。
不过此人气质雅洁,仪态不凡,请她来参加这太过平凡的仪式,真乃委屈了她。”
亲王说道:“倘要使这位未来皇后如同现今皇后一般,理当请她来结腰。”
他极口赞同。
源氏想乘此微雨时日将诸夫人所调制的香剂收拢,便派使者向她们传话:“今晚天降微雨,空气湿润,正是试香的好时候。”
于是诸种精妙的香剂皆—一送到。
源氏对亲王说道:“就请你来—一评判吧。
所谓‘除却使君外,何人能赏心?’也。”
便令即刻取出香炉试香。
萤兵部卿亲王谦逊道:“我并非‘知音’。”
但也不怎么推辞,将诸种香料—一试验,指出其所含香料过多或不足,甚为挑剔,即便细小之处亦不放过。
终于轮到评定源氏自己精心配制的两种香剂了。
在承和时代,香剂必埋于官中右近卫府旁御的沟水边。
源氏亦遵此古法,将自己所制两种香剂埋于西廊下的流溪之畔。
便派惟光之子兵卫尉掘出,交夕雾送呈萤兵部卿亲王。
亲王颇难受,道:“我这个评判,也将不胜烟熏了2”
同一香剂的配料,各处都一样,但因趣味有别,配量也有差异,故香气有浓有淡。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