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夫人的席设在北厢,仅用屏风隔开。
这正是三月初十日。
樱花盛开,天朗气清,真乃良辰美景。
佛菩萨所居极乐净土,景象恐与此地相仿。
即使并无特别深厚信仰的人,到此亦觉罪障消除。
僧众齐声朗诵《法华赞叹》的《樵薪》之歌②,响落梁尘。
即使在平居静处之时,听了也会感动,何况此时,紫夫人听了更觉凄凉寂寞,万念俱灰,便即席吟诗,叫三皇子③送给明石夫人,诗云:“身随物化无须惜,薪尽烟消亦可哀。”
④明石夫人考虑:答诗如果说些伤心之言,将来被人闻知,要怪她不知趣。
于是说些无关紧要的话:“樵薪供佛今伊始,在世修行岁月长。”
僧众通夜诵念,庄严之声与舞乐的鼓声相应和,终夜不绝,饶有佳趣。
①明石女御已立为皇后。
此处初见。
②《法华赞叹》日:“樵薪摘菜又汲水,由此体会法华经。”
③此三皇子是明石皇后所生,由紫夫人抚养。
此时年方五岁。
④佛经云:“释尊入灭,如薪尽火灭。”
薪尽二字据此。
天色渐明,烟霞之间露出种种花木,生趣蓬勃,春景毕竟是牵惹人心的。
百鸟千种鸣啭,美音不亚于笛。
哀乐之情,于此为极。
此时奏出《陵王》舞曲,曲终声调转急,异常繁华热闹。
诸人都从身上脱下衣袍,赏赐舞人、乐人,彩色缤纷,在此时看来更饶佳趣。
诸亲王及公侯中长于音乐、舞蹈者,尽量施展技能。
在座诸人,不问身分高下,无不兴致勃发。
紫夫人观此情景,自念余命无多,不禁悲从中来,但觉万事都可使她伤心。
次日法会继续举行。
紫夫人因昨日破例起身一整天,今天非常疲劳,便躺卧着。
多年以来,每逢兴会,诸人都来参与,表演舞乐。
其人个个容姿优美,才艺超群。
紫夫人看了这光景,听了琴笛之声,觉得今日是最后一次了,便对于向来不甚注目的人也仔细观看,不胜感慨。
何况看到同辈诸夫人——她们过去每逢四时游宴,互相会面,胸中虽怀竞争之心,表面总是和睦相处——尽管她们谁都不能长久在世,然而毕竟只有我一人将最先消灭得影迹全无。
反复思量,无限伤心。
法事圆满之后,诸人各自归家,紫夫人想起此次是永别,不胜痛惜。
赋诗赠花散里云:“此生法事从今了,①世世良缘信可期。”
花散里答诗云:
“纵使寻常行法事,
也能世世结良缘。”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