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同学上了台,还未发言,脸已因激动而发红。
她的第一句话是:“我从未想过十年后还能和你们相见,有些话我从来没有说过,但如果今天不说,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可以说。
这十年,没有人与我并行,所以我想告诉你们这些年我的故事。
毕业后我找不到工作,只能考研,读完研后投了无数的简历,求职未果,又在老同学牵线的单位一次又一次被涮,心如死灰。
后来一个人去深圳,睡过公园,一个人在天桥下痛哭。
决心转行,进入四星级酒店做服务员,惹人讶异,被人嘲笑,只能刻意隐瞒自己的学历。
再后来,我进入现在的金融公司,结婚生子,从未放弃。
除了我自己,没有人知道这些故事,即使有人知道了,也很难相信。
今天我想说给你们听。
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生活,也没有被生活放弃。
”
她一个人站在那儿,带着哭腔说完这些。
集体鼓掌,有人走过去拍拍她的肩。
有时候我们说很多话,并不是想得到热切的回应,而是只要有人愿意听,愿意帮我们记住,就够了。
当曾同学说她十年经历的时候,我们在心里细细揣摩这些年的改变。
同窗四年,并无二致,毕业那天之后,我们开始走上不同的人生路,进入社会不同的切面。
讲义气的成了警察,耍帅的当了单位的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已做了局长,第一个见网友的女同学嫁到国外成为家庭主妇,与男同学关系最好的女孩成了大互联网公司的销售冠军,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仍在挣扎,随心漂泊的一直祥和淡定,而我,进入传媒这一行之后便没有更多的选择,算是一条路走到黑,争取到了一些机会得以喘息。
如果十年前问我,你们花十年去经历,会知道自己未来身处何方吗?
有关时间的提问,都是问题简单,回答太难。
为了一个结果,人人都会付出种种不为人知的代价。
你的对手每年都在更换,你的伙伴也是。
你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你的消费也是。
你的眼界每年都在加宽,你行走的步伐也是。
你越怕别人让你失望,你就越怕自己让别人失望。
有一类人,有自己的个性,想独立,有挣脱社会引力的欲望,却必须背负压力勒青全身的伤。
谁都无法脱离“守恒”的规律,我们自觉越来越成熟,不过是越来越不在乎。
盔甲再厚也无用,伤疤硬实才能防身。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